一、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一)簽約主體不同。集體合同是由職工代表與用人單位簽訂,而勞動合同是由本人與用工單位簽訂。
(二)簽訂程序不同。集體合同需由職工代表與用人單位先行協商合同草案,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而勞動合同由職工本人與用工單位直接簽訂。
(三)生效條件不同。集體合同簽訂后應當報送勞動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之日起15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而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
(四)效力所調整的主體范圍不同。集體合同生效后,對用工單位和單位全體職工具有約束力;而勞動合同生效后僅適用于職工本人和用工單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并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并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二、如何訂立集體合同
(一)企業職工一方與用人單位通過協商,擬定集體合同草案;
(二)集體合同草案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
(三)將討論通過的集體合同報送當地勞動行政部門;
(四)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由此可見,履行報批程序是集體合同生效的前提條件,生效后的集體合同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即使新入職的員工也同樣適用。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勞動關系集體協商有很多的好處。一般表現為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自己與所工作單位簽訂相應的合同。這對雙方來說都是有好處的。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告政府時提供假材料給法院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0涉外婚姻案例
2021-01-30買賣雙方的合同中明確約定支付定金,一方違約定金罰則如何適用
2021-03-12主債務過期怎么解除抵押權
2021-03-25協議離婚一定要在領結婚證的地方嗎
2021-02-06什么叫男女平等?
2021-03-03繼承權受到侵害該怎么保護
2020-11-16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如何被限制
2021-01-04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車禍后的賠償是不是保險公司決定的
2021-03-08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保險合同生效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12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