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發送入職通知書后,若應聘者因此造成損失,則應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因此,用工是勞動關系建立的唯一標準。
入職通知書是訂立正式勞動合同的過程,鑒于雙方尚未建立用工關系,也未簽訂勞動合同,因此,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尚未成立。但因公司發出的入職通知書載明職務、薪酬、試用期、報到時間等具體確定的內容,并表明在一定期限內經對方表示接受,入職通知書即發生效力。因此,該入職通知書的性質是屬于發出要約,希望與其訂立正式的勞動合同。入職通知書要約經勞動者承諾后即成立,具有勞動關系預約合同的性質,具有獨立的法律效力。基于此過失行為,導致勞動者與原工作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與該單位又未能訂立勞動合同,必然給勞動者造成損失,對此現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對于應賠償損失的數額問題,律師認為損失數額不應超出合同的履行利益,同時對于損失的期限應考慮勞動者的個人情況,就業環境等因素綜合確定。
律師提醒:
1、勞動者在應聘過程中應注意留存入職通知書等應聘企業與其之間的往來函件。勞動者在求職過程中,一般會經歷投遞簡歷、面試、公司出具入職通知書、簽訂勞動合同等環節,在上述環節中,勞動者應當注意留存相關往來資料,以防公司在作出錄用的意思表示后突然反悔時勞動者無任何證據對其索賠主張進行證明。
2、用人單位在招聘過程中應恪守誠實信用原則,不得在尚未完全確認錄用應聘員工的條件下隨意向應聘者發送入職通知書。實踐中存在用人單位在尚未完全確認是否錄用應聘者的情況下向應聘者出具入職通知書的情況,其目的在于及時招攬應聘者防止應聘者在尚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去其他企業就職,上述做法違背誠實信用原則,若應聘者因此造成損失,則用人單位應承擔締約過失的損害賠償責任。
我們有律師為你提供一對一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三板股權投資騙局
2021-02-14安全施工的強制性標準是什么
2021-03-19民告官狀子怎么寫
2021-03-07別除權與其他破產程序中的權利相比有何不同特征
2021-03-18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的有選舉權嗎
2020-11-09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贈與財產屬于夫妻共有嗎
2020-11-29新娘婚禮悔婚彩禮怎么辦
2020-12-30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新房子剛買就賣有稅嗎
2021-01-01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公司倒閉勞務外包工有賠償嗎
2021-02-08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區別,如何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28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