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有的國家和地區稱雇傭規則、工作規則或從業規則等),是指用人單位依法制定并在本單位實施的組織勞動和進行勞動管理的規則。理解此要領需明確下述要點:
1、它是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組成部分。內部勞動規則以用人單位為制定主體,以公開和正式的用人單位行政文件為表現形式,只在本單位范圍內適用。因而,它屬于用人單位規章制度,既不同于法規和政策,也不同于社會團體規章。
2、它是職工和用人單位在勞動過程中的行為規則。內部勞動規則的高速對象是在勞動過程中用人單位與職工之間以及職工相互間的關系,即是說,它所規范的行為是作為勞動過程必要組成部分的勞動行為和用人行為。因而,它在本單位范圍內,既約束全體職工,又約束單位行政的各個組成部分。但是,它對職工和用人單位的約束只限于勞動過程,在用人單位規章制度中,凡是關于勞動過程之外事項的規定,都不屬于內部勞動規則。
3、它是用工自主權和職工民主管理權相結合的產物。制定和實施內部勞動規則,是用人單位在其自主權限內用規范化、制度化的方法對勞動過程進行組織和管理的行為。簡言之,是行使用工自主權的一種形式和手段。職工作為勞動過程的要素和主體,既有權參與內部勞動規則的制定,又有權對用人單位遵守內部勞動規則實行監督,這是職工民主管理權的重要內容。因而,內部勞動規則是具有協調勞動關系的功能。
內部勞動規則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都是確定勞動關系當事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重要依據,都是協調勞動關系的重要手段。但是,內部勞動規則與勞動合同、集體合同仍有區別。主要表現在:
1、內部勞動規則的制定是用人單位的單方法律行為,制定程序中雖然有職工參與的環節,但還是由單位行政最后決定和公布,職工并非制定主體;而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的訂立,都是勞動關系當事人或其團體的雙方法律行為。
2、內部勞動規則所規定的是全體職工的共同權利和義務;而勞動合同所規定的只是單個職工的權利和義務。
3、內部勞動規則與集體合同在內容上雖然有交叉,但各有側重。前者側重于規定在勞動過程的組織和管理中職工和單位行政雙方的職責,也即勞動行為規則和用工行為規則;后者則側重于規定本單位范圍內的最低勞動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頂崗人員在工作時受傷誰負損害賠償責任
2021-02-06書籍侵權如何處罰
2020-11-22農民工死亡一次性賠償有什么
2021-03-232020合同審查法律意見書范本
2021-02-12離婚可以通過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1-02-17交通事故屬于工傷死亡如何索賠
2021-01-22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股權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3-16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5影響我國農村集體所有制承包經營權土地流轉都有什么因素
2021-03-03土地承包糾紛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20契稅等于土地出讓金嗎
2021-03-17土地作價入股如何登記
2021-02-10修建機場多少米之內屬于拆遷范圍
2021-01-24營業房拆遷時,置換公攤面積怎么計算
2021-03-08企業拆遷評估報告太低怎么辦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