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勞務合同和勞動合同
首先,勞務合同的雙方有可能都是自然人,或都是法人,而勞動合同雙方一方只能是自然人,另一方則是除自然人之外的用工主體,主要是法人或非法人單位;
其次,勞務合同受《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調整,而勞動合同受《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調整;
第三,勞務合同雙方是平等的民事主體關系,而勞動合同雙方在合同簽訂后存在隸屬關系,勞動者需服從單位的管理和支配;
第四,合同內容不同,勞務合同內容主要是雙方平等協商后的合意性條款,勞動合同的內容則更多的是法定性條款,雙方選擇的范圍遠小于勞務合同。具體來說,勞務合同的內容相對簡單,主要是有關約定的工作內容和勞務報酬,而勞動合同還包括勞動者的保險、崗位等事項;
第五,爭議處理方式不同,勞務合同一般通過法院訴訟解決(如果約定了仲裁條款,也可仲裁),而勞動合同必須先通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對裁決不服的才能起訴到法院,對于部分情形的裁決甚至可以一裁終局。
從以上區別可見,混淆兩種合同,甚至將勞務合同當成勞動合同來簽,有可能使勞動者失去勞動法的保護,不利于勞動者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那么,是否簽的合同上只要寫的是勞務合同,導致的結果就一定是勞務關系而不是勞動關系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實踐中,以下兩種情況雖然勞動者簽的是勞務合同,但實際上已經構成了勞動關系:
一種是合同名寫的是勞務合同,但內容上卻與勞動合同內容相同,則這類合同實際上仍屬于勞動合同,雙方建立的是勞動關系;
另一種是,合同名稱和合同內容都明確屬于勞務合同,但具體履行中,勞動者是作為用工單位中的一員,接受單位的管理和支配,根據單位提供的工具、生產資料或辦公環境,遵守單位的規章制度進行勞動,這也構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至于所簽訂的勞務合同本身,可認定為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而歸于無效。
對于以上兩種情況,勞動者仍然可要求用工單位按《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履行義務,發生爭議的,可以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
因此,對于勞務合同和勞動合同,勞動者既要謹慎區分,同時也要根據合同的具體履行情況學會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僅以合同的表面形式簡單判斷。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如仍有疑問,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建筑能否主張財產損害賠償
2020-12-11被辭退簽字了還能仲裁嗎
2021-02-12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協議離婚可是男方不付孩子的撫養費怎么辦
2020-11-20商鋪可以贈予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12提存貨物滅失的責任
2021-02-18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人身保險從業資格證書如何取得
2020-12-05《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分紅率和儲蓄利率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自駕出游的保險怎么辦
2021-03-19交通事故中沒責任認定書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海上貨運保險承保范圍有哪些
2021-02-08論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解釋原則有什么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