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審理
法院經審理查明,楊女士于2004年8月5日從**奇公司離職。2004年9月1日,北京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向**奇公司郵寄了一份楊女士在該公司工作的就業證明。9月7日,原告**奇公司向楊女士支付了第一期補償費5000元。楊女士離職后實際是到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任職。**公司與**奇公司均是中國電-信等電信運營商指定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商和服務提供商,屬于同行業有競爭關系的單位。
一中院經審理認為,楊女士離職后在競業限制義務期內到**公司工作,因**公司與**奇公司屬于同行業有競爭關系的單位,因此楊女士的行為違反了《競業限制協議》的約定,屬于違約行為。按照約定,楊女士應向**奇公司返還第一期補償費5000元并償付違約金21334.25元。楊-麗在返還補償費并償付違約金后,仍應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據此,法院作出上述終審判決。
具體案例
楊女士從原單位離職后,未遵照其與原單位簽訂的競業限制協議,而是在同行業具有競爭業務的其他單位找到一份相同的工作。原單位以違反競業禁止義務為由將楊女士告上法庭。日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楊女士敗訴,被判返還補償費5000元,支付違約金21334.25元;法院同時判決楊女士應繼續履行其與原單位之間簽訂的《競業限制協議》。
楊女士原為**思特奇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員工,任職期間從事電信運營商市場的售前支持工作,擔任高級產品經理。2000年11月13日,**奇公司與楊女士簽訂《競業限制協議》,約定楊女士在離開**奇公司后一年內,不得組建、參與組建、參股或受雇于從事電信運營業務支撐系統及增值業務應用系統(技術、產品、服務的名稱)生產或經營的企業及與其密切關聯的企業。《協議》中規定,楊女士在離職后應按時向**奇公司提交實際、有效的從業證明;**奇公司每年需向楊女士支付離職前一年實際獲得工資總額二分之一的補償費。《協議》還規定,如果楊女士在競業限制期限內違反競業限制義務條款的,除應返還**奇公司己經支付的補償款外,還應向**奇公司支付違約金,違約金數額為協議約定補償費總額的5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協議怎么寫才有效
2021-03-01偷盜20元財物法律如何處罰
2020-11-25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2021-03-01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如何確定
2021-03-14離婚之后對于共同財產如何分割,離婚財產分割最新規定
2021-02-05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涉外婚姻律師收費標準
2020-11-23著作權案件訴訟費用如何繳納
2021-03-03強制執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5父母去世之前能繼承房產嗎
2020-11-24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未裁決的違章處理辦法是什么
2020-11-15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土地出讓金與劃拔價什么區別
2021-01-07棚改拆遷補償“去貨幣化”是真的嗎
2021-01-08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和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差別為什么這么大
2020-12-18哪些情況的房屋沒有房產證也可以獲得拆遷費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