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前簽定的協議不是成為勞動合同,屬于職業意向,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建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并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入職登記要詳細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可見,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者沒有向用人單位主動告知的義務,單位要預防欺詐,必須主動向員工了解情況。那么,最便捷的方式,通常是合理設計入職登記表,將用人單位想要了解的內容全部囊括其中。《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將如實告知的內容進行了細化的規定,勞動者如實告知的內容是“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主要是指勞動者的姓名、年齡、有效身份證件號碼、家庭住址、健康狀況、學歷、工作經驗、工作現狀等情況;另外,用人單位可結合自身需求,將與勞動合同直接的基本情況更具體化。
入職審查要慎重
人力資源管理者除要求勞動者在入職之初進行基本信息登記之外,還應當盡到慎重的審查義務,主要有:
1、入職材料真實性審查
人力資源管理者如未慎重審查,使得勞動者以欺詐手段入職,將會導致勞動合同無效;對于因勞動者的過錯而導致勞動合同無效,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當按照《民法通則》所確立的實際損失原則,承擔因其過錯而對用人單位的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因此,認真審核員工材料,至關重要,包括核實勞動者個人資料的真實性,比如學歷證明、從業經歷、職業資格、通訊住址等等,必要的情況下,還要進行適當的調查,以盡到審慎義務。
2、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的審查
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因此,招用勞動者時,要求其提供與前單位的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并保留原件。如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要求其原單位出具同意該員工入職的書面證明。
3、競業限制義務的審查
要求勞動者承諾未承擔競業限制義務,并向原單位進行核實,以免發生不可預測的訴訟風險。
按照法律規定,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同職工建立了勞動關系,并且應該在一個月內簽署勞動合同,合同對期限、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福利待遇等都要做出規定,經雙方簽字蓋章后,方可生效。大家一定要認清這個事實。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造成海洋污染的責任者和第三者分別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3-13怎么對職業病進行賠償
2021-02-24董監高損害了公司利益怎么辦
2021-01-06經偵大隊的傳喚方式
2021-03-20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2-24女子分手后生下孩子,男方否應當承擔撫養費
2021-02-24資金拆借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8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確認勞動關系糾紛能否主張賠償
2021-02-20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商業銀行法中的關系人是指什么
2020-11-15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保姆提供勞務致人損害由誰擔責
2020-12-30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保險合同糾紛適用什么規定
2021-01-10無照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應理賠
2021-03-18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