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和違約金責任之間的聯系
1、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
所謂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以后,當具備合同解除條件時,因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意思表示而使合同關系自始消滅或向將來消滅的一種行為。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是使合同關系消滅。但對于合同解除以前的債權債務關系應如何處理,則是合同解除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合同解除如果有溯及力,就要發生恢復原狀的法律后果,如果沒有溯及力,則解除以前的債權債務關系依然存在,當事人對已經履行的部分不負恢復原狀的義務。我國《合同法》第97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由此可見,我國《合同法》承認合同解除在一定情況下具有溯及力。
2、違約金的性質
所謂違約金是指當事人通過協商預先確定的,在違約后做出的獨立于履行行為以外的給付。違約金具有懲罰性和金錢給付性,它分約定違約金和法定違約金兩種。我國《合同法》第114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由此可見,違約金具有約定性,它以主合同的存在為必要條件,當主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被撤銷時,違約金條款就不能生效。違約金條款的適用應當符合合同的約定,其適用的前提條件是發生了具體的違約行為。
3、合同解除與違約金責任的關系
所謂違約金責任是指一方違約后,適用的以支付違約金為內容的民事責任。違約金具有約定性,而解除合同具有消滅合同效力的法律后果,那么解除合同與違約金責任二者能否并存呢?對此,我國合同法并未作出規定。筆者認為,在一方違約導致合同解除的情況下,應允許另一方要求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因為違約金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制裁違約行為以擔保債務履行,合同的解除是因為一方違約而產生的,對于此種過錯行為應當通過收取違約金的辦法加以制裁。有人認為違約金是以有效合同的存在為前提的,合同解除后,違約金條款就同時失效,合同解除僅能產生恢復原狀的效力。筆者認為,合同解除不應當影響違約金條款的效力,只要違約金條款可以適用于相應的違約行為,就應當允許當事人追究違約方的違約金責任,這正是違約金條款的價值所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離婚財產怎樣分配,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1-02-16實習生可以解除實習協議嗎
2021-01-27無效婚姻會有記錄嗎
2021-01-30公司注銷倒閉員工賠償怎么算
2021-03-242020年領結婚證要交二胎押金嗎
2021-01-18繼子女繼承了生父母的遺產,就沒有資格繼承繼父母的遺產嗎
2021-01-13如何理解共同承攬人的連帶責任
2020-12-14合同法關于單方終止合同的條件
2020-11-13遺產繼承公證能改嗎
2020-12-12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的法律區別是什么
2021-02-07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怎么寫
2020-12-15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企業固定資產保險賠償如何計算
2021-03-20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28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指什么
2020-12-17棚改安置房土地出讓金怎么計算
2021-03-13舊房拆遷能否要求補償同等面積的安置房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