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做商用會侵犯商標權嗎
對方雖然不作商用,但沒有獲得你的授權許可,依然構成了侵權行為。商標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注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具備下述四個構成要件的,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侵權行為:
1.必須有違法行為存在,即指行為人實施了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行為;
2.必須有損害事實發生,即指行為人實施的銷售假冒商標商品的行為造成了商標權人的損害后果。銷售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會給權利人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同時也會給享有注冊商標權的單位等帶來商譽損害。無論是財產損失還是商譽損害都屬損害事實。
3.違法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即指行為人對所銷售的商品屬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事實系已經知道或者應當知道。
4.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即指不法行為人的銷售行為與造成商標權人的損害結果存在前因后果的關系。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于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四)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但是事實上,商標法所保護的商標專用權都是由主體行使的;行使不同的權利形成不同的權利主體;所規定的侵權行為都是由主體實施的,實施不同行為的主體形成不同的侵權主體。因此;從主體的角度來把握商標侵權,似乎更有利于理解主體、訴權和責任的關系。
商標持有人發現市場中,沒有得到自己的同意擅自使用商標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違法銷售的數額,按照法律規定索要自己的賠償。拒不賠償的,可以向當地的人民法院進行訴訟辦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網絡版權侵權行為有幾種類型
知識產權侵權責任承擔的形式
怎樣判定外觀專利侵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贈與的房產可以賣嗎
2021-01-22簽訂婚前協議書的注意事項
2020-12-25父親交不起贍養費孫子能交嗎
2021-02-18交通事故誤工費怎么算
2021-01-08婚前財產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公司裁員如何爭取賠償
2021-02-12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面包車拉貨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1-01-31經營承包合同書內容有哪些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