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費公益訴訟如何界定
歷史上,公、私法的劃分,首創于羅馬法。法學家烏爾比安認為公法是與國家組織有關的法律,私法是與個人利益有關的法律。在羅馬程序訴訟中,存在私益訴訟和公益訴訟之分,私益訴訟是特定的人可以提起,而公益訴訟是不特定的人可以提起,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所有的市民都可以提起。根據公益訴訟的主體性質不同,可將公益訴訟作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公益訴訟僅指國家機關以國家名義提起的公益訴訟;廣義的公益訴訟則包括保護公益的私益訴訟和純粹的私人公益訴訟。《解釋》中的公益訴訟是狹義上的公益訴訟,指特定的國家機關、社會組織依據法律法規的授權,對于違反法律侵犯或可能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通過審判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從而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制度。私益訴訟即傳統的民事訴訟,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在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時,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提起的民事訴訟。
消費公益訴訟與私益訴訟既存在聯系又相互區別。一方面,私益涉及的是個人的微觀利益,公益是所有人的宏觀利益,兩者相互依賴,互相促進。公益訴訟是在私益訴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彌補了私益訴訟在保護公共利益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兩者在訴訟目的、訴訟功能、起訴主體、訴訟規則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區別。首先,在訴訟目上,消費公益訴訟的顯著特征就在于公益性,其目的在于保護眾多不特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以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
二、消費公益訴訟如何進行法律處理
實踐中可能存在同一個侵權行為既侵害了公共利益,又侵害了私人利益,便產生公益訴訟和私益訴訟兩者之間的協調問題。《解釋》第九條、第十條確立了在處理消費公益訴訟與私益訴訟雙輪驅動原則,即通過不同的救濟途徑分別救濟。因為公益訴訟和私益訴訟在主體和客體方面均不同,《解釋》既不是要求公益訴訟優先、也不確立私益訴訟優先原則,而是從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和處分權出發,公益訴訟和私益訴訟分別立案,分別審理,分別判決。在侵權行為不能確定的情形下,私益訴訟還可以中止審理,待公益訴訟對經營者是否存在侵權行為作出判決后再恢復審理。
針對消費公益訴訟和私益訴訟存在交叉的形成,在確立兩種訴訟方式區分處理原則的前提下,《解釋》第十六條還規定了私益訴訟可搭公益訴訟的“便車”,即公益訴訟生效裁判的既判力可向私益訴訟擴張。主要包括:一是對生效公益訴訟裁判認定的事實,相關私益訴訟原被告均可援引并免于舉證;二是,對生效公益訴訟裁判中判決理由部分關于經營者是否存在不法行為的認定,在相關私益訴訟中僅消費者可援引并免于舉證,但經營者不能主張直接適用,仍需就其主張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綜上所述,消費者公益在目前來看這種制度還不太完善,還應該作出一定的改進。處理此種糾紛一般應當以維護消費公益的目的為衡量的標準。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哪些途徑能中止探望權
2021-02-08父母出資買房注意事項
2021-02-10職工病退要求是什么
2020-12-30產假必須保留原崗位嗎
2021-01-26漲工資不兌現怎么維權
2021-03-01律師服務收費采取什么收費方式
2021-03-18私了還需要交通責任認定書嗎
2020-11-15交通事故工傷賠償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16普通合伙企業與有限合伙企業的區別
2021-02-06網上投訴能撤銷嗎
2021-01-17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父母贈與兒子兒媳房產可以反悔嗎
2020-12-12員工怎么辦理辭職,單位辭退員工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保險合同必須要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1-20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保險欺詐的三種仲裁方式
2020-11-21什么是被投保人
2020-12-29被保險人 TheInsured
2020-11-27如何投保旅游保險?
2021-03-17農民可以自主要求延長承包期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