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和解協議是否屬于合同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執行和解協議書是屬于合同,協議是合同的一種,執行和解協議生效后,雙方就需要履行協議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條?執行和解
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二條?【合同定義】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執行和解協議可以強制執行嗎
就執行和解協議的性質來說,其不具有強制執行依據的效力。因為法院據以執行的法律依據為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雖然執行和解協議是雙方當事人在執行中自行達成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國家有關禁止性規定,是有效合同。但執行和解協議的內容,已經不完全是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內容,能否履行、如何履行從嚴格意義上講是雙方當事人自己的事情。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另一方當事人只能在合理的期限內向法院申請恢復原判決的執行。由此可以看出,法院的執行機構不能依據執行和解協議強制執行。
執行和解是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甚至在某種情況下,也是當事人自行緩解矛盾的方式。在實踐中,為了保護雙方當事人的利益,在他們自行達成和解協議時,執行人員應該告知他們執行和解的法律后果,即如果一方當事人不按照執行和解確定的方式履行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必須在法定的申請執行期限內提出申請,要求恢復對原審法律文書的執行。同時,告知當事人,依照法律的規定,這種恢復原審法律文書的執行,必須依當事人的申請才能啟動,法院不會、也不能依職權強行恢復。如果雙方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后,被執行人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且執行申請人沒有在法定申請恢復執行原生效法律文書的申請執行期限內申請執行,那么,權利人的實體權利還是可以保護的。在這種情況下,權利人可以持執行和解協議,在不超過訴訟時效的期限內,另行通過訴訟程序解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執行和解協議書是屬于合同,協議是合同的一種,執行和解協議生效后,雙方就需要履行協議的義務。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的主要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0-11-10行政訴訟法發展了幾年
2021-01-23行政訴訟法幾幾年頒布
2021-03-10人防車位和產權車位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擔保合同應該采取什么形式
2021-01-06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山東省事業人員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3-13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保險代理人的職能有什么
2021-01-03怎樣選擇理想的保險公司?
2021-01-24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可以贈予嗎
2021-02-22購買拆遷安置房時沒房產證怎么辦
2021-02-06拆遷房屋產權置換標準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