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虛假合同法律責任
在簽訂虛假合同的時候,如果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進行詐騙的話,這個時候會構成犯罪,具體的處罰方式,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斷,有的虛假合同不會構成犯罪,但是合同是無效的。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224條的規定,利用經濟合同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
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的,詐騙數額應當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認定,合同標的數額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
行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其行為屬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
(一)明知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擔保,采取下列欺騙手段與他人簽訂合同,騙取財物數額較大并造成較大損失的:
1、虛構主體;
2、冒用他人名義;
3、使用偽造、變造或者無效的單據、介紹信、印章或者其他證明文件的;
4、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兌現的票據或者其他結算憑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5、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擔保條件的抵押物、債權文書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6、使用其他欺騙手段使對方交付款、物的。
(二)合同簽訂后攜帶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逃跑的;
(三)揮霍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致使上述款物無法返還的;
(四)使用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上述款物無法返還的;
(五)隱匿合同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拒不返還的;
(六)合同簽訂后,以支付部分貨款,開始履行合同為誘餌,騙取全部貨物后,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內或者雙方另行約定的付款期限內,無正當理由拒不支付其余貨款的。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漏診應否承擔民事責任
2021-03-07拆遷隊暴力執法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4法定監護人變更監護有哪些方式
2021-02-26結婚程序有瑕疵如何處理
2021-03-19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農村內非法買地如何處罰
2021-01-12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勞動關系轉移手續
2020-12-28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被保險人家屬在不在保險所指“第三者”范疇內呢
2020-11-20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2-19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2-07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