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份合同兩種履行方式可不可以
合同履行方式的約定是為了明確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如果約定不明就會因為雙方理解不同而引起爭議,因此一份合同不能約定兩種及以上的履行方式,如果約定了兩種及以上的履行方式,應視為履行方式約定不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履行;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準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準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于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二、合同履行時注意哪些問題
1、履行合同的標準
履行合同,就其本質而言,是指合同的全部履行。只有當事人雙方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全面、正確地完成各自承擔的義務,才能使合同債權得以實現,也才使合同法律關系歸于消滅。因而,當事人全面、正確地完成合同義務,是對當事人履約行為的基本要求。只完成合同規定的部分義務,就是沒有完全履行;任何一方或雙方均未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則屬于完全沒有履行。無論是完全沒有履行,或是沒有完全履行,均與合同履行的要求相悖,當事人均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2、履行合同的行為過程
當事人完成合同義務的整個行為過程,不僅包括當事人的依約交付行為,而且還應包括當事人為完成最終交付行為所實施的一系列準備行為。盡管在通常情況下,準備行為并非合同義務,但絕不能因此得出準備行為不是合同履行行為的結論。準備行為是最終履行行為的基礎或前提,甚至可以說沒有準備行為即沒有最終的履行行為。合同的履行是一個過程,這其中包括執行合同義務的準備、具體合同義務的執行、義務執行的善后等。
在這一過程中,具體合同義務的執行是合同履行的核心內容,傳統意義上的合同履行,指的就是這一階段的合同履行。然而,為執行合同義務所作的準備和義務執行完畢后的善后義務,固然不是合同規定的義務,但因其與第二階段意義上的合同履行具有密切的聯系,也是合同履行的內容。這同時也是現代合同法發展的趨勢所在。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履行方式”的相關問題進行的解答,合同履行方式的約定是為了明確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如果約定不明就會因為雙方理解不同而引起爭議,因此一份合同不能約定兩種及以上的履行方式。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衛生許可證處罰多少罰款
2020-11-09婚姻效力能否追溯
2021-02-25商業銀行法中的關系人是指什么
2020-11-15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擔保合同另有約定是指什么
2021-03-02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車上人員責任險建議買嗎
2021-01-24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機動車轉讓保險手續未變更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
2020-11-24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有哪些基本程序
2021-02-24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制定原則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