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遲延履行期間計算基數上,主要表現為:將判決生效時間作為起始時間;將判決時間作為起始時間;將申請執行日期作為計算遲延履行利息的起始時間:將執行通知書送達之日作為計算遲延履行利息的起始時間;將執行通知書確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作為計算遲延履行利息的起始時間。
筆者認為,遲延履行利息的計算期限應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93條的規定,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限屆滿的次日起計算至被執行人實際償付債務之日止。從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起開始計算,這是比較明確的,但在實踐中仍然遇到一些問題:
法律文書未指定履行期限時如何確定履行期限。首先,要考慮法律文書的權威性。法律文書未確定履行期限,實際上包含自生效之日起執行的意思。其次,要考慮權利人的損失。在法律文書確定義務人給付金錢義務后,被執行人遲延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往往給申請人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其三,要考慮訴訟成本。法律文書未確定履行期限這就與我們適用法律的期望發生了距離,這三點都不符合及時維護合法權益的要求。據此,筆者主張,在法律文書未明確履行期限時,以生效之日為履行期限屆滿之日。
中止執行后又恢復執行時如何確定履行期間。對中止執行期間應否計入遲延履行期間的問題,有關法律和司法解釋無明確規定,實務中也有諸多分歧。從執行中止的法律后果來看,一是執行工作暫時停止,二是執行時效暫停計算。執行中止并非是申請執行人主觀故意引起,而多是被執行人主觀故意引起,如被執行人長期躲債,下落不明等,從保護權利人合法權益角度出發,由此產生中止執行期間應計入遲延履行期間。
達成和解協議后未實際履行時如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筆者認為,和解雖然是權利人處分自己的權利的行為,但和解協議未得到履行,這種處分愿望并未實現,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87條的規定,和解協議執行完畢時,法院才能作執行結案處理。執行和解是雙方當事人對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達成的履行方式,雖然執行期限由此中止計算,但法院不能因此中止或終結執行,雙方達成協議后義務人未履行義務,實務中多數是因為義務人故意拖延時日,實際上是遲延履行,因而,執行和解后義務人未履行和解協議的,和解的期間應計入遲延履行期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法偵查階段辯護律師規定有哪些
2021-02-18企業繳納五金一險是否有什么強制措施
2021-01-16侵權糾紛中律師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什么
2020-11-23交通事故起訴材料
2020-11-10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哪些情形不適用快速理賠
2020-11-16淺議審判實踐中保險合同解釋原則的適用
2021-03-03有關保險的一些基本概念
2020-12-06食堂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31女方未婚戶口未遷拆遷可賠償嗎
2020-11-20用動遷協議騙取安置房差價費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30遇到沒有房產證的房屋拆遷改怎么辦
2020-12-25營改增后拆遷補償款要交稅嗎
2021-01-01甘肅農村征地拆遷補償項目有哪些
2021-01-23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