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約損害賠償,是指:違約方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而給對方造成損失,依法和依合同規定應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
一、以嚴格責任為主,過錯責任為補充的合同責任歸責原則
我國《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合同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按該規定,當事人在合同履行期內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當的,無論當事人是否有過錯,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當然法定免除責任的除外。根據嚴格責任的歸責原則,損害賠償以損害事實、損害事實與違約行為之間存在相當的因果關系為要件,而不考慮違約人的主觀故意或過失。我國合同責任的二元歸責原則,吸收了英美法從擔保責任出發,采取要求不履行義務的一方一律承擔違約責任的嚴格責任。當代法國合同法認為,認定合同責任的目的是為了“補償”違約行為所造成的損失,則違約方的過錯及損害事實便是其承擔合同責任的必要條件。我國合同責任領域并沒有貫徹完全的嚴格責任,合同法專門條款規定以債務人在履行義務時主觀上是否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為合同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合同法》第117條規定,除法律規定情形外,不可抗力屬免責情形。但是當事人遲延履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第189條、第191條規定當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贈與的財產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第303條、第311條、第320條、第406條、第425條分別規定了客運合同、貨運合同、多式聯運合同、委托合同、居間等合同的一方主觀存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二、補償損失和恢復原狀的完全賠償原則
《合同法》第113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根據該條規定,損害賠償額與實際違約損失應當相當,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間接損失以可預見規則為判斷依據。損害賠償的基本性質和目的決定了違約賠償的補償性。通常受害人可以主張合同如約履行所能獲得的利益,從而使其處于合同如約履行的狀態;受損害方也可以主張賠償為履行所支付的費用,從而恢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在司法實踐中,法院的判決并不是立足于懲罰違反合同的當事人,而是對受害當事人給予賠償。
從國外的立法經驗來看,英美法明確強調損害賠償額,一般應當使他處于假設合同得以順利履行的情況下將處的狀況。涉及損害賠償的范圍,英美法院在審判實踐中發展出了兩個專門術語——期待權益和依賴權益。前者是當事人依合同規定而有權期望通過合同的履行而實現的利潤。后者指合同一方基于對另一方諾言的信賴而改變了自己的經濟地位,當另一方違背了其諾言時,為使依賴方恢復到原有的經濟地位而賦予該方的權益,通常表現為當事人在履行合同時支出的各項費用。同時,立法規定在期待權益不能證明時,按依賴權益可獲得損害賠償。《第二次合同法重述》第349條規定:“作為對347條規定的有關損害賠償的計算標準的替代,受損害的一方有權依其依賴權益得到賠償,包括在準備履行或履行合同的過程中支出的費用,減去違約方能夠得到合同履行時也會蒙受的損失?!备鶕兜诙魏贤ㄖ厥觥返?51條,法院應避免使受損害方得到“不相稱的損害賠償金”。而對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未造成損失,法官只判決給予1美元的名義賠償。大陸法系國家立法同樣強調應該賠償受害人的全部損害,回復損害發生前的原狀,并不強調損害賠償的懲罰性?!?a href='http://m.6065bob.com/lawyers/list-710000-0-0.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臺灣地區現行民法”第216條第1項規定填補權利人之損害,應以“所受損害”及“所失利益”為限。法國學者于-埃在《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中論證了根據合同責任目的判斷,合同責任具有類似侵權責任的“修復”功能,可以使債權人因合同的不履行而遭受的損失得以彌補。
三、違約損失可預見性限制原則
可預見性規則是確定合同違約損害賠償范圍的重要規則。它從民法的公平原則出發,適用可預見性規則對損害賠償范圍作出適當的限制,避免合同風險完全由違約方承擔。我國合同法預見性規則的構成要件:一是預見的主體為違約人,而不是非違約人;二是預見的時間為訂立合同之時,而不是違約之時;三是預見的內容為立約時應當預見的違約損失,預見不到的損失,不在賠償的范圍之列。英美系國家一般是按照“事物的通常過程”來推斷合同的當事人合理地能夠預見損失是違約的自然結果。受損害方有權要求獲得的損害賠償不應超出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有理由預見到的由他的違約所致的損害范圍。法官認為間接損害不是違約行為的直接和立即發生的后果,而是違約行為進一步導致的結果。當兩個當事人訂立了合同,其中一方違反了該合同時,另一方應當獲得的損害賠償應是可以被公平地和合理地認為是對自然發生損害的賠償,即按照事物發展的通常過程于這一違約本身的損害賠償,或應當是可以被合理地假定,在當事人雙方訂立合同時已經在他們的預料之中的作為違反該合同的很可能發生的結果的損害。英國合同法采用了與可預見規則相似的間接規則,阻止受害當事人無限擴大附帶損失。因為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可能引起連鎖反應,并造成的一系列間接損害,如果與最初被違反合同之間的聯系太遠,則不能給予賠償。
由于法官在審判實踐中認定違約人是否可以預見時,還應當充分考慮合同性質、合同標的、合同對價、合同履行、當事人的身份和綜合知識水平、損失發生概率的大小等等因素。種種不確定判斷因素的存在,導致法官判定一方當事人提出的合同違約損害賠償的主張時,法官適用可預見性規則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間。一些當事人或者訴訟代理人正是想利用這一伸縮性很大的判斷,惡意進行訴訟,過高地要求違約方承擔賠償損失的責任。為此,可預見性判斷應當采用就高不就低的標準,即以一個與違約方業務相同、處于與違約方相同情況、正常合理的抽象第三人所能夠預見的情況來判斷。理性的第三人的判斷不是僅僅去探知違約方確實推測什么,也不是一種事實發現,而是以合理的標準,進行法律判斷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簡化可預見損失判斷的復雜性,平衡合同雙方的利益,實現民事審判公開和效率的目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人具有豐富、扎實的專業知識,熟悉交通事故和保險法律事務、人身損害、勞動爭議和工傷事故、婚姻家事等各類民商事法律制度和刑事辯護以及其它訴訟、仲裁等法律程序,熟悉各類公文,并在法律文書的起草、審查、修改等非訴訟業務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執業期間曾擔任諸如盜竊罪、詐騙罪、交通肇事罪等多起刑事訴訟案件的辯護人,憑借豐富、扎實的專業知識,盡全力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此外,本律師常年為人保公司、人壽公司等單位提供法律服務,曾代理多起訴訟案件,憑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贏得了服務單位的良好口碑。作為一名年輕律師,堅持以誠信和正直取信于當事人是我的工作風格,進而為各類當事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庭審質證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呢
2020-11-28注冊和使用的域名不得含有哪些內容
2021-02-18中華老字號申請需要多少錢
2021-03-17非親生子女的繼承權是如何的
2021-01-07逮捕后法院多久才判刑
2021-02-03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房產證可以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08勞務外包和正式工待遇有差別嗎
2020-11-09漲薪一個月后辭職應按漲薪前薪資發放還是漲薪后薪資發放
2021-01-03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機動車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處理嗎
2020-12-13交通事故調解保險公司需要來嗎
2021-01-06如何申請大額保險金
2021-01-20無償使用土地承包合同
2020-12-10對拆遷補償有異議應該怎么處理
2021-01-09拆遷補償不合理,可以找拆遷公司談判嗎
2021-03-06非農戶口農村拆遷能分到賠償金嗎
2021-02-10不同意拆遷怎么辦
2020-12-20農村拆遷安置房與經濟適用房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2-2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依法妥善辦理征收拆遷案件的通知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