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違約怎么處理
1、自救手段
依《合同法》第94條的規定,對于預期違約,守約方享有合同解除權,可單方解除合同,并可請求對方賠償損失。此規定比較適合明示毀約。但對于默示毀約而言,因難以掌握對方違約的確切證據,故守約方不宜解除合同,但可參照合同法第68條規定,中止履行合同,以避免擴大自己的經濟損失。
2、司法救濟
依《合同法》第108條規定,一方當事人違約,對方可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此種措施,對于明示毀約易于操作;但對于默示毀約,守約方須掌握對方預期違約的確切的證據后方可訴諸法律,否則,將因證據不足反而于己不利。
3、等待履行
當一方預期違約,可堅持合同的效力,要求或等待對方到期履行合同,以靜觀對方的態度是否有所變化,然后決定是否采取相應措施。對于明示毀約,守約方應明確要求對方撤回毀約的意思表示,而不能一味地坐等對方履行,以免擴大損失。對于默示毀約,守約方一時無確切證據證實對方毀約,可等待對方到期是否履行;若對方到期不履行,可依實際違約中的不履行情形追究其違約責任,或者依法解除合同,請求賠償損失。
二、不履行合同的法律后果
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如下:
第一、自始履行不能的有效合同,不能是否可歸責于債務的事由,債務人均應承擔違約責任,但應免除債務人的實際履行責任;債權人可依法解除合同,請求賠償損失。此外,若違約人的行為構成犯罪,違約人依法還應承擔刑事責任。
第二、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致使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債務人應免除實際履行責任,但應承擔違約責任;債權人可依法解除合同,并請求賠償損失。
第三、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而致一時履行不能,待不能原因清除以后,債務人應履行原債務,并承擔違約責任,但此時履行不得違反《合同法》第110條規定。
第四、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債務人可解除不能履行部分的實際履行責任,對能履行的部分仍應繼續履行,但不得違反《合同法》第110條的規定,并同時承擔違約責任;若部分履行不能致使債權人訂約目的不能實現,債權人可解除合同,并請求賠償損失。
第五、若因不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債務人的法律后果分別表現為:
(1)解除原債務的實行履行責任。因一時履行不能,債務人在不能障礙消除前不負履行遲延責任;
(2)遇有履行不能情形時,債務人有及時通知對方的義務,并有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的義務,如《合同法》第118條的規定;
(3)除承擔違約責任,如《合同法》第117條的規定。
由于合同中規定了權利與義務,因此雙方應當秉持誠實信用的原則,認真、及時地履行義務。避免不合理的履行和遲延履行而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所以針對違約雙方應慎重,權衡利弊。若還有其它的法律問題,歡迎到律霸網找律師進行更確切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賬單”的法律效力如何
2021-01-30同業拆借業務應遵循怎樣的規則
2020-12-17起草合同注意事項
2020-11-0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仲裁員在仲裁過程中應該做什么
2021-03-10防二次出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1被判拘役也注銷戶口嗎
2021-02-17保管人要履行的保管義務是什么
2020-12-25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飛機延誤什么時候給賠償
2021-01-25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保險欺詐可以行政仲裁嗎
2020-11-07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責任保險和解制度的重構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