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屬于侵犯藝人肖像權的行為有哪些?
(1)政治家、影視和體育明星以及其他公共人士,在公開露面時,不得反對他人拍照;
(2)參加游行、示威和公開演講的人,因其活動目的具有公共性,則不得反對他人對上述活動拍照;
(3)有特殊新聞價值的人,不得反對記者的善意拍照。如特別幸運者或者特別不幸者、重大事件的當事人或者在場人等,均屬這種情況;
(4)嫌疑犯不得反對司法人員為司法證據目的的拍照;
(5)肖像專用權是指使用肖像來標記和表彰自己的權利,即決定是否使用、如何使用肖像的權利。未經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使用其肖像。
二、特點
1.肖像權的權利主體只能是自然人。只有自然人才擁有肖像及其肖像權利。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由于不存在客觀的、能夠獨立反映其容貌的“肖像”,因此不享有肖像權。(法人的“企業形象”不是指人的肖像,而是有關法人的經營、規模、管理、效益、資信以及產品質量等綜合狀況及社會評價。)
2.肖像權也具備一種財產利益,這種財產利益是通過肖像權人的人格利益所派生和產生的,它允許肖像權人在一定的范圍內有限度地轉讓肖像權,允許他人制作和使用自己的肖像,并從中獲得應有的使用價值。
3.肖像權還是一種標識性人格權,具有基層性。基本作用在于以外貌形象標識人格,借以辯識每一個特定的自然人。(而姓名權是通過文字符號標識人格)。
三、侵權認定標準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
一是未經本人同意;
二是以營利為目的。
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對于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賠償損失請求權,不以財產損害為要件。
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釋對侵犯肖像權也作出一些相應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 除此之外,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也屬于侵害肖像權的行為。
在我國的法律中,都會保障著公民的各項權益,但是因為藝人、政治家以及其他的公眾人物的特殊性,所以他們的肖像權也會與普通群眾有所差異,除了在上述的文章中寫明的一些情況下,公民也要注意不要隨意的侵犯公眾人物的肖像權,否則自身也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怎么樣才算侵害肖像權
侵犯肖像權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0最新侵犯肖像權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驗房結果不滿意怎么辦
2020-11-27出租車乘客受傷由誰賠
2020-11-26政府法律顧問的聘書怎么寫
2020-12-30預防接種造成醫療事故如何鑒定
2021-02-23非機動車違章怎么處罰
2021-02-27哪些情形下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不用賠償
2021-02-27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
2021-01-24贍養糾紛民事起訴書
2020-12-18治安管理處罰立案嗎
2021-01-15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擔保協議樣本
2021-01-04土地糾紛是找村長辦事嗎
2020-12-16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如何確定?
2020-12-14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失業保險基金是專款專用嗎
2021-01-10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究竟哪些險種可將地震劃為承保責任范圍內
2021-01-20關于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1-02-03車子沒貼保險標志如何處理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