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中國法規對家庭暴力干預零散分布于不同法律規定中,執行力嚴重不足。對此,2015年8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了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其中涉及4大焦點,本文為您一一解讀。
焦點一未婚同居發生暴力不屬于“家暴”
未婚同居發生家庭暴力算不算“家暴”成為該法爭議的焦點之一。該意見稿對此予以明確,有戀愛、同居、前配偶等關系人員之間發生的暴力行為,與一般社會成員之間發生的暴力行為沒有實質區別,則由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等法律調整。
意見稿對“家庭成員”予以界定,本法所稱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實施的身體、精神等方面的侵害。本法所稱家庭成員,包括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具有家庭寄養關系的人員之間的暴力行為,視為家庭暴力。
考慮到家庭寄養關系客觀上類似于家庭關系,意見稿規定,具有家庭寄養關系人員之間的暴力行為視為家庭暴力。
焦點二任何人有權勸阻、制止“家暴”
意見稿規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單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婦女聯合會等有關組織投訴和求助。有關單位、組織接到家庭暴力投訴和求助后,應當及時勸阻、調解,對加害人進行批評教育。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也可以直接向公安機關報案。對家庭暴力行為,任何組織和公民有權勸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機關報案。
意見稿還設置公安機關告誡制度。規定對嚴重家庭暴力加害人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刑事處罰(第三十七條);對輕微家庭暴力,尚未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犯罪的加害人,公安機關可以書面告誡其不得再次實施家庭暴力,并將告誡書抄送有關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婦女聯合會,以便督促加害人改正。
焦點三政府提供應急庇護和短期生活救助
意見稿明確,縣級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或者指定庇護場所,為遭受家庭暴力暫時不能回家的受害人提供應急庇護和短期生活救助。對于應當通過自訴追究加害人刑事責任的家庭暴力行為,公安機關應當告知受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受害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未代為告訴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告訴。
意見稿強調,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為符合條件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鼓勵和支持法律服務機構對經濟確有困難但達不到法律援助條件的受害人,減收或者免收法律服務費用。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委托人申請司法鑒定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減收或者免收司法鑒定費用。人民法院應當對符合條件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減收、免收或者緩收訴訟費用。
焦點四法院可責令加害人遷出受害人住所
意見稿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贍養、撫養、收養、繼承等民事案件過程中,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裁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在提起訴訟前,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裁定。受害人在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后30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撤銷裁定。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后,應當在48小時內作出人身安全保護裁定。人身安全保護裁定包括禁止加害人對受害人再次加害;責令加害人遷出受害人住所;禁止加害人接近受害人;禁止加害人對受害人住所及其他共同所有的不動產進行處分。人身安全保護裁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為1個月至6個月。人身安全保護裁定有效期內,申請人、受害人或者加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定。人身安全保護裁定到期后,申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再次申請裁定。
反家庭暴力法在已有的立法實踐和基礎上,在更高層次完善立法,并在婚姻家庭制度中,保護未成年人等處于弱勢一方的權利,保障老年人權益,保障婦女平等權和其他基本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國簽證辦理手續有哪些
2021-02-27履約保證金為什么不等同于違約金
2020-12-18房屋預告登記是否可以延期
2020-11-12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競業協議補償金標準
2020-12-01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預售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2-20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實習期過后工資會不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增加
2021-02-05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