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期一般怎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82條規定:“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期間屆滿的最后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后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但審判實踐中,常有當事人因對順延期理解有誤而錯過上訴期或申請強制執行期。如:張某于6月6日收到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其于6月16日向一審法院遞交了上訴狀,一審法院當日向其送達了預交上訴費通知書,限其在七日內交納上訴費用,按規定張某應于6月23日前交納上訴費用,但張某未有提前交費,直到6月23日其想到法院交費時,卻因當日是星期六而無法交費,張某經了解得知星期六、星期天可以順延,便認為此兩日均為順延時間,于是直到6月26日才到法院交費,結果被法院告知已超過上訴交費期,就此張某因自己對法定順延期的理解錯誤而喪失了上訴權。這些問題的出現,主要是由于當事人對法律規定不了解或了解不夠所致。
針對上述現象,筆者認為人民法院有必要加以釋明,在向當事人送達法律文書時除依法告知上訴期、申請強制執行期外,一并以書面形式向當事人釋明:“若遇上訴期或申請執行期的最后一日系節假日時,可在節假日過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內行使上訴權或申請執行權,逾期則上訴權或申請強制執行權喪失。”以有效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彰顯司法為民的理念。
上訴期分類
民事上訴期民事判決十五日,民事裁定十日。
刑事上訴期刑事判決十日,裁定五日。
行政上訴期行政判決十五日,裁定十日。期限的最后一日為法定假日或休息日的,該期限順延至法定假日或休息日結束后的次日。涉外期間的特殊規定:答辯期、上訴期(不分判決與裁定)、訴前財產保全的起訴期都是30天,且答辯期與上訴期可以延長。
小編提醒,上訴期經過后,一審判決或裁定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只能申請再審。因此,如果確定要申請上訴,一定要把握好時間,避免錯過上訴期,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權益。當然,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在線法律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婆不愿意生小孩,她侵犯了我的生育權嗎
2021-02-20探望權可以拒絕嗎
2021-02-23農村房屋無證怎么贈與
2020-11-22生活困難不給父母錢是否要坐牢
2021-01-05保障房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0-12-28合同不能履行可否因為疫情免責
2021-03-06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網絡保險受到哪些限制
2021-02-02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保險合同包含哪些部分
2020-12-11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法定義務
2020-11-15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解釋二的內容是怎樣的
2020-11-21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