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冒偽劣商品的罰金是多少?
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九條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一百五十條 單位犯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 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二、[相關法律和決定]
《產品質量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 產品質量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不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應當符合該標準;
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但是,對產品存在使用性能的假疵作出說明的除外;
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產品標準,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
第四十九條 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 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2000.12.28)
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管理秩序,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利用互聯網銷售偽劣產品或者對商品、服務作虛假宣傳;
利用互聯網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構成民事侵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三、[相關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1.4.5法釋〔2001〕10號)
為依法懲治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活動,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就辦理這類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在產品中摻雜、摻假”,是指在產品中摻入雜質或者異物,致使產品質量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或者產品明示質量標準規定的質量要求,降低、失去應有使用性能的行為。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某種使用性能的產品冒充具有該種使用性能的產品的行為。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級、低檔次產品冒充高等級、高檔次產品,或者以殘次、廢舊零配件組合、拼裝后冒充正品或者新產品的行為。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不合格產品”,是指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質量要求的產品。
對本條規定的上述行為難以確定的,應當委托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進行鑒定。
第二條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的“銷售金額”,是指生產者、銷售者出售偽劣產品后所得和應得的全部違法收入。
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達到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的銷售金額三倍以上的,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未遂)定罪處罰。
貨值金額以違法生產、銷售的偽劣產品的標價計算;沒有標價的,按照同類合格產品的市場中間價格計算。貨值金額難以確定的,按照國家計劃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1997年4月22日聯合發布的《扣押、追繳、沒收物品估價管理辦法》的規定,委托指定的估價機構確定。
多次實施生產、銷售偽劣產品行為,未經處理的,偽劣產品的銷售金額或者貨值金額累計計算。
第九條 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實施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而為其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票、證明、許可證件,或者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者運輸、倉儲、保管、郵寄等便利條件,或者提供制假生產技術的,以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共犯論處。
第十條 實施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同時構成侵犯知識產權、非法經營等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十一條 實施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的犯罪,又以暴力、威脅方法抗拒查處,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
第十二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參與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從重處罰。
從重情節構成本罪同時又構成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至一百四十八條犯罪的,依照處刑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刑法》)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二款)
綜合上面所說的,假冒偽劣商品而進行銷售的話一般會給出很重的罰法,而且執法人員在進行處理的時候就會結合銷售的金額來進行對當事人判刑,所以,任何商品都必須要通過正規的渠道來獲得,只要是屬于不合法的,一定不要進行銷售。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假冒專利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公司如何給員工股份
2021-01-212020年輕傷害的賠償有哪些
2021-02-20對勞務派遣人員違紀應怎么處罰
2021-02-02違章建筑抵押有效嗎
2020-12-07車禍獲得賠償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22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理解與應用
2021-01-03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重大過失行為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3-24保險公估人的作用
2021-02-01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農村土地承包法有些什么內容
2021-03-21女人能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嗎
2021-01-19如何辦理土地轉讓
2021-01-26農村建設搬遷是否是自愿的
2021-01-14養殖場被拆遷,能拿多少補償款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