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污染環境犯罪構成的要件是什么?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了國家防治環境污染的管理制度。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行為。
(1)實施本罪必須違反國家規定。
是指違反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以及國務院制定的相關行政法規、行政措施、發布的決定或命令。這些法律、法規主要包括《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以及《放射防護條例》、《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準》等一系列專門法規。
(2)實施排放、傾倒和處置行為。
其中排放是指把各種危險廢物排入土地、水體、大氣的行為,包括泵出、溢出、泄出、噴出、倒出等,傾倒是指通過船舶、航空器、平臺或者其他載運工具,向土地、水體、大氣傾卸危險廢物的行為;處置是指以焚燒、填埋或其他改變危險廢物屬性的方式處理危險廢物或者將其置于特定場所或者設施并不再取回的行為。
(3)必須造成了環境污染,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
本罪屬結果犯,行為人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應對其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加以認定,如該行為造成嚴重后果,則以本罪論。否則不能以犯罪論處。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凡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可構成本罪。單位可以成為本罪主體。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這種過失是指行為人對造成環境污染,致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嚴重后果的心理態度而言,行為人對這種事故及嚴重后果本應預見,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已預見到但輕信能夠避免。
環境污染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都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在國家過去幾十年發展經濟的過程中,確實疏忽了對環境的保護,極端高端天氣和冰川融化這都源于人們對環境的污染,在這樣的狀態下如果再不樹立保護環境的基本意識,對全社會來說都是極其危險的。
環境污染的民事責任包括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糾紛案判決書
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應如何計算假釋考驗期
2020-11-08告別人到法院要花錢嗎
2020-12-22婚前借款買房離婚后如何分割
2021-02-15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個人能做傷殘鑒定嗎
2020-11-11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離婚法院第一次調解需要律師嗎
2021-02-04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商標委托代理合同要約定期限嗎
2021-03-11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工人在廠里受傷已買保險還需賠償嗎
2021-01-15輕微傷保險公司賠付還要額外賠付嗎
2021-01-05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房屋財產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人壽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0-11-28“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