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勝訴權的規定有哪些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總則》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勝訴權這個概念就暗含著這樣的意思:如果某人擁有勝訴權,那么他就應當獲得勝訴,法院就應當判決其勝訴。如此,法院審理案件的目的則成為辨別誰享有勝訴權。按照通說,勝訴權是實質意義上的訴權,是一種實體權利,以實體法為依據,因而“勝訴權”這個概念要求法院的審判必須達到客觀真實、實體真實。但是,訴訟的結果并不僅僅與當事人事實上的實體權利相關(況且查明“事實上的實體權利”只是一種理想),法院對案件實體問題的判斷亦與程序事項密切相關。因而“法律真實”的理念正逐步取代“客觀真實”而被學界所普遍接受。
勝訴權概念的悖論
(一)為與“勝訴權消滅主義”相適應,我國以往審判實踐中通行的作法是法院可主動援用訴訟時效而不__必待義務人提出此種抗辯主張。因為如果法院要在義務人主張時才能適用訴訟時效,那么當義務人基于種種原因未能主張時,所出現的情形就是:權利人在勝訴權已消滅的情況下卻獲得了勝訴,如此則易發生邏輯上的混亂。但是,由法院主動適用訴訟時效卻又與私權自治理念相沖突,亦與《民法通則》第138條“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的規定相悖,因而受到諸多學者質疑。此外,法院不能主動援用訴訟時效是絕大多數國家的通例。如此一來,“勝訴權”的概念及“勝訴權消滅主義”所引發的邏輯矛盾顯然是難以得到解決的。
(二)根據“勝訴權消滅說”,勝訴權是權利人請求法院判決其勝訴,法院據以給予權利人的利益以強制保護的權利。如此,勝訴權的有無直接決定法院應否判決權利人勝訴。[8]按“勝訴權”的概念所顯現的邏輯,法院的實體判決取決于當事人是否享有勝訴權,即是否有實體意義上的訴權。通說認為,實體意義的訴權(即勝訴權)是基于實體法產生的,其根據是民事實體權益,而勝訴是指判決所確定的實體內容與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或實體主張相一致。那么,獲得勝訴的關鍵就在于當事人實際享有的實體權益同其訴訟請求相一致。訴訟請求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實體權益,但訴訟請求畢竟只是當事人的主觀要求,常具有虛擬性。因此,有民事權益或實體意義的訴權并不必然就會勝訴,即當事人是否勝訴與其是否享有勝訴權并非相一致。
(三)“勝訴權消滅主義”認為,訴訟時效完成之后,權利人的實體權利并未消滅,但是該權利卻喪失了國家強制力的保護,成為自然權利。那么,原告在喪失實體勝訴權后,又如何請求這種“變成了一種自然權利”的權利??喪失勝訴權后原債務轉化為自然債務,也就是說法律不再予以強制保護,只能靠個人的信用以及道德來約束,顯然這種法律不予保護的“權利”只有權利之名而無權利之實。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關于民法總則勝訴權規定的法律內容。在民法總則的規定中,民事訴訟在一定的期限之內是有勝訴權的產生的,但是我們作為擁有勝訴權的當事人要合理的利用自己的勝訴權。希望能幫到大家,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產不繼承多長時間屬于自動放棄
2021-02-12營業執照的法人作用
2021-03-14在醫院突發心梗死了怎么賠償
2020-11-23房屋租賃協議范本
2021-02-24何為婚姻自由
2020-12-30哪些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021-01-07是否在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執行期
2021-02-06異地買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23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如何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4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車輛易主時保險賠償也變嗎
2020-11-18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吉化爆炸案理賠可能僅幾萬元 損失應由誰買單
2021-03-04家中失火保險可以賠嗎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