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的原則與方法:
1、雙方協商處理共同財產:
我國《婚姻法》第39條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這意味著,離婚時對于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法律許可并且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共同財產的分割只要不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雙方當事人可以自由協商。只要協議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法院就應當予以承認;在協商不成,雙方不能達成協議時,由法院按照法律規定的原則和方法判決。當然法院判決的原則與方法也是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的指導。
2、法院分割共同財產的原則:
如當事人不能協商解決共同財產分割問題,為使得共同財產能夠合情合理的分配,我國所確定的分割原則是:堅持男女平等,保護女方、子女權益、照顧無過錯方,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合情合理地解決分割問題。
(1)男女平等原則。對夫妻共同財產,夫妻雙方都有平等的所有權。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表現為雙方均有對共同財產的使用、處分權利,在離婚時雙方有平等分割共同財產的權利。因為女方在實際生活中收入較低,就少分或者不分其共同財產。當然權利的平等并不意味著份額的平均。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均等分割,同時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和財產的來源等情況,具體處理時也可以有所差別。
(2)保護子女、女方權益原則。這就是說,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首先要將子女、特別是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實保障子女離婚后的生活與健康成長的物質需求。在離婚時,為保障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分割共同財產時需照顧子女利益,照顧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或者將共同財產分給子女一部分。
(3)照顧無過錯方原則。我國婚姻法對于判決離婚,實行破裂原則離婚立法,只要夫妻感情確以破裂,無論何種原因導致,均可以獲準離婚。即使是因一方或者雙方的過錯造成夫妻感情確已破裂,亦可獲準離婚。但是,如離婚是一方有嚴重違反婚姻義務、破壞夫妻關系的行為,如通奸、姘居、重婚、家庭暴力、虐待和遺棄等,也包括其他違反婚姻義務、破壞夫妻關系的行為。一方的過錯行為給另一方帶來極大的身體、精神的傷害,也嚴重破壞夫妻感情。所以無論無過錯方是主動要求離婚,還是被動承受離婚的后果,都應該在分割共同財產時得到照顧,以彌補其所受到的身心傷害與痛苦,體現法律的公平與正義。
需要說明的是:照顧并不是一種民事責任,其性質不同于離婚時損害賠償。得到照顧的一方依然可以依據離婚時損害賠償的規定要求獲得賠償。
(4)有利于當事人的生產、生活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生如何應對校園欺凌
2021-03-23離婚孩子共同撫養怎么撫養
2020-12-19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不同債權人申請執行同一被執行人如何處理
2020-12-12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
2020-12-03足療店員工賣淫老板不知情有責任嗎
2020-11-20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可以作為雙方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0-12-05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從本案談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范和認定
2021-02-15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審查部門是保監會嗎
2021-01-06影響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3-24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B)范本
2021-03-04最新承包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3-10承包林地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1-01-30航拍圖就能決定你的拆遷補償嗎
2021-02-24農村拆遷安置房所有權歸誰所有
2021-02-11新農村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