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公司名譽權賠償精神損失嗎?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嚴格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只有當侵害名譽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受害人才有權請求精神撫慰金賠償。對于賠償數額,應綜合考慮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侵權人獲利的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以及受訴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確定。根據我國現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法人名譽權受到侵害,不能要求精神撫慰金賠償。
二、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必須有損害事實的存在。
損害事實,指因為違法侵權行為造成他人的財產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損害的客觀事實。侵害名譽權的損害事實主要包括因為違法侵權行為造成受害人名譽損毀、精神或財產上受到損害。精神損害往往是直接受到的損害,財產損失則是因精神損害引起的財產上的損失,也成間接損失。這兩種損害,有時同時具備,但更多的時候只具備精神損害。但是,這兩種損害,不論是同時具備,還是只有精神損害,具備其中之一者,既造成了損害的事實。
2、行為具有違法性。
名譽權是公民維護其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權利。對于公民的名譽權任何人都負有法定上的不作為義務。只有行為人違反法定義務,以積極的作為方式侵害公民的人格尊嚴,其侵害行為才具有違法性。
3、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在一般的民事侵權行為中,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必須存在直接的因果聯系,即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著客觀的內在必然聯系。如果受害人的名譽被侵害,與侵害人的侵害無關,或者侵害人盡管實施了侵害行為,但沒有給任何人造成名譽上的侵害,則行為人不承擔侵權責任。
綜上所述,公司是最常見的法人,作為公司有自己的名譽權,如果他人對公司名譽進行侮辱誹謗、傳播對公司謠言,侵犯名譽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具體形式有停止侵害、道歉及賠償損失等,這里的賠償損失不算精神方面的,應當就物質損失賠償。
訴訟侵犯名譽權有時間限定嗎?
名譽權侵犯糾紛賠償數額怎么確定
侵犯名譽權到哪里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條的標準格式范本
2021-01-15刑事賠償賠不起怎么辦
2021-02-26北京精神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事實婚姻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0-11-24律師詢問怎么收費
2020-12-21法律如何規定溢價收購
2020-12-11學生做臨時工老板不給錢犯法嗎
2021-01-30婚后買房登記在一方名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21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五一哪天算三倍工資
2021-02-18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合同糾紛: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1-01-29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軍人傷亡附加保險標準
2021-03-08家庭保險公司不足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