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是指以言行侮弄羞辱別人,使對方人格或名譽受到損害。我國刑法將侮辱定義為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低、損害他人的人格,破壞他人的名譽,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那么,如何認定侮辱罪呢?實際案件中,構成侮辱罪怎么處罰?針對以上問題,下文為您解答。
一、如何認定侮辱罪
1、合法行為與侮辱行為的界限
要劃清正當?shù)妮浾摫O(jiān)督與文字侮辱的界限;劃清正當?shù)奈淖謩?chuàng)作與貶損人格、破壞名譽的界限;劃清當事人所在單位依職權對個人的政績、品德等所作的考核、評價、審查行為與侮辱的行為界限;劃清通過正當、合法的渠道向有關部門反映、舉報、揭發(fā)不道德行為、違法行為直到犯罪行為與侮辱行為的界限;劃清出于善意的批評,包括對國家工作人員和各級領導批評行為,同惡意的侮辱行為的界限,等等。
2、民事侵權侮辱行為與侮辱罪的界限
二者的區(qū)別是:
(1)行為的嚴重程度不同。
構成侮辱罪的必須是“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民事侵權的侮辱行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第1款規(guī)定,僅限于“造成一定影響”的侮辱行為。
(2)行為的對象不同。
侮辱罪的對象只能是自然人;而民事侵權侮辱行為的對象可能為法人
(3)對行為人主觀過錯的要求不同。
侮辱罪的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是直接故意:而民事侮辱侵權的行為人主觀上有故意,也有過失。
即民事侵權行為人只要有過錯,并在客觀上造成了對他人人格、名譽的損害,就應承擔名譽侵權的法律責任。
3、一般侮辱違法行為與侮辱罪的界限
侮辱他人的行為,只有達到情節(jié)嚴重的,才以犯罪論處。一般侮辱行為,情節(jié)輕微的,不以犯罪論處
4、本罪與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的界限
當行為人采用公然強行扒婦女的衣服、對婦女身體進行某些動作性猥褻、侮辱時,對行為人是定侮辱罪還是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容易發(fā)生混淆。
區(qū)別兩者的關鍵,在于行為人的主觀目的和動機。侮辱罪中的侮辱婦女,行為人目的在于敗壞婦女的名譽,貶低其人格,動機多出于私憤報復、發(fā)泄不滿,這一點與侮辱其他人(男性)、其他侮辱行為(如以大字報進行侮辱)沒有什么區(qū)別;而猥褻、侮辱婦女行為,行為人目的在于尋求下流無恥的精神刺激,滿足行為人的畸形性欲。
另外,侮辱婦女罪在有些場合,行為人侮辱的對象即婦女具有不特定性,而侮辱罪的對象只能是特定的。
5、侮辱罪中一罪與數(shù)罪的界限
侮辱罪可以以暴力方法實施。
這里的暴力僅僅是指行為人為使他人人格尊嚴及名譽受到損害而采取的強制手段,不包括對被害人的故意殺傷行為。
二、構成侮辱罪怎么處罰
根據(jù)本條規(guī)定,犯侮辱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本條同時規(guī)定,犯侮辱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告訴才處理”,根據(jù)本法第38條的規(guī)定,是指被害人告訴才處理。
如果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人民檢察院和被害人的近親屬也可以告訴。本法之所以侮辱罪要告訴才處理,是考慮到侮辱行為大都發(fā)生在家庭成員、鄰居、同事之間或日常生活之中,屬于人民內部矛盾問題,且社會危害性不是很大,多數(shù)場合下可以通過調解等緩和力式來解決。
此外,被害人可能不愿意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受到侮辱的事實,如果違反被害人的意志而提起訴訟,采用刑事制裁的方法解決反會產生相反的效果。需要指出:“告訴才處理”,并不是說不告訴不構成犯罪,而是說不告訴對這種犯罪就不提起訴訟。
嚴重危害社會秩序,是指侮辱行為引起了被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殺身亡等后果,被害人無法告訴或失去告訴能力的情況。
“危害國家利益”,是指侮辱國家領導人、外國元首、外交使節(jié)等特定對象,既損害被害人個體的名譽,又危害到國家利益的情況。
希望對您有一定的幫助。我們要注意的是,如果行為人在侮辱他人過程中故意傷害被害人甚至殺害被害人的,應以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對行為人定罪處罰,不應對行為人以侮辱罪和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實際數(shù)罪并罰。但如果是行為人在侮辱他人過程中,第三人予以阻止,行為人為排除阻礙而將第三人傷害或殺害的,則應對行為人實行數(shù)罪并罰。
強制侮辱罪和侮辱罪怎么認定?
侮辱罪和誹謗罪相同點是什么
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侮辱誹謗公司能構成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死亡工廠里人是怎么賠
2021-01-04公司被政府收購要什么條件
2020-11-27違章收到信息多長時間處理
2020-12-29司機在執(zhí)行職務過程中發(fā)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應如何確定案件的被告?
2021-03-02夫妻個人債務怎么取證
2021-03-14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離婚前財產保全是凍結嗎
2020-12-29轉繼承效力如何規(guī)定
2020-12-12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唯一住房如何豁免執(zhí)行
2021-01-08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jù)不足
2020-12-27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0-11-19什么是貨物運輸險
2021-01-24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客戶聘請保險經(jīng)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