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社會中的我們,不可能一直都一帆風順,遇不到任何侵權行為。比如,因為某種原因,我們可能被別人侮辱或誹謗,這不僅會使我們的正常生活受到干擾,還會因此破壞相關的社會關系。那么,侮辱誹謗他人民事訴訟維權是否可以呢?為此,小編在下文中整理了該問題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侮辱誹謗他人民事訴訟維權是否可以?
侮辱或誹謗,已經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是可以提起民事訴訟的。如果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構成誹謗罪。
誹謗的詞義解釋是:以不實之詞毀人。通過捏造事實,散布對他人名譽不利的言論,給他人造成損害,但未達到誹謗罪的嚴重程度的,在我國,應根據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可見,認定名譽權侵權時,不因侵權人為新聞媒體而要求受害人證明侵權人具有“真實惡意”。一般來講,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主體,客觀上有針對性地制作誹謗他人名譽的信息,主觀上故意進行了散布,即可認定為侵權。受害者可以向侵權行為發生地或結果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誹謗行為達到“情節嚴重”的,適用我國刑法246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但我國刑法僅對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的誹謗行為予以規制,新聞媒體等單位則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主體。關于“情節嚴重”的認定,隨著自媒體的飛速發展而略有變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明確規定: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應認定符合誹謗罪中“情節嚴重”這一構成要件。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簡單來說,在遇到侮辱或誹謗等侵權行為之后,我們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進行維權。如果侵權行為造成的后果嚴重,則該行為可能涉及誹謗罪。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您還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網站民事侵權方面律師。
誹謗罪起訴狀范本
在互聯網上侮辱誹謗公司能構成犯罪嗎
誹謗罪的處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月底離職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2-09非法行醫方面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29下班后兼職違反勞動法嗎
2020-11-28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13偷窺隱私在法律上如何處理
2021-03-17擔保公司搶車警察追回的案例分析
2021-03-14夫妻債務,法律規定解讀
2021-02-01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長沙市住房公積金最低標準是什么
2021-02-07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怎么申請賠償
2021-01-09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合同無效錢要退還嗎
2021-03-17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勞動合同過期是否有效力
2021-03-05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有哪些
2021-01-12勞務工試用期不給工資是否違法
2021-01-30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