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定監護合同撤銷可以嗎?
可以撤銷,意定被監護人應當是年滿十八周歲、智力水平和精神狀況正常的自然人。合同的相對方也就是意定監護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具有監護能力的法人或其他組織。作為意定監護人的自然人可以是意定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也可以是與其關系密切的其他人。
《民法總則》第三十三條: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6條第一款規定:“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系密切、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老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法承擔監護責任。”
二、法律依據
根據《民法通則》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可以得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是父母,也就是說父親和母親同時擁有監護權。因此法定監護人可以是多人。
我國法律上明確指出了未成年人或者精神障礙以及生活無法處理的公民,可以由正常的人員進行監護,有關監護人的認定條件和方式在相關法律上有明確規定,但對于意定監護的監護人如果存在履行責任問題時,可以撤銷其監護人的職責。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飛機監護人員主要是做什么的
監護權變更法律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被侵權怎么辦
2021-02-03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向法院移交
2020-11-28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22租賃權與抵押權發生沖突,哪個權利更優先?
2020-11-16承兌匯票到期未付款是否可以追索
2020-12-29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物業非法入駐怎樣處理
2021-03-24女方離婚訴狀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1電梯事故死人構成犯罪嗎
2020-12-14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被辭退還扣工資嗎
2020-11-29建筑工程一切險所包含內容有哪些
2021-01-03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及承運人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2-10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保險公司有哪些分類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