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供偽證會喪失部分繼承權嗎?
提供偽證不會喪失部分繼承權,但作偽證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條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
(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
(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
(三)遺棄被繼承人,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四)偽造、篡改、隱匿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
(五)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
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
二、構成偽證罪怎么判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五條 【偽證罪】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法定繼承人順序是怎么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提供偽證雖然不會失去繼承權,但因為當事人提供的偽證而導致法院作出了錯誤的判決,從而造成比較嚴重后果的話,那么提供偽證的當事人就有可能會構成偽證罪,構成偽證罪的話就要被追究刑事責任。
繼承權公證書費用是多少
沒有撫養權有繼承權嗎?
繼承權放棄的限制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子女未結婚贍養標準怎么算
2021-01-24離婚夫妻贍養費標準
2021-01-11交通意外保險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2-12勞務合同安全免責是否有效
2020-12-22私人之間房產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0以拍賣方式簽訂的合同可否撤銷
2021-01-28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員工自動離職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3-11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什么是婦女的“四期”,法律對保護“四期”有何原則性規定
2021-01-12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在公司交的保險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