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占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區別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屬于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為己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 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指故意毀滅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犯故意破壞財物罪,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故意毀壞財物罪與非罪的界限是什么?
按照本條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因此,是否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則是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小、情節較輕的,則屬一般違法行為,應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所謂“情節嚴重”,一般是指毀滅或損壞重要物品,損失嚴重的;毀滅或損壞公私財物的手段特別惡劣的;出于嫁禍于人的動機等。
侵占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的認定是完全不同的,在司法實踐中,應當根據法律上規定的程序來進行合法的處理,特別是對于相關情況的認定,還需要結合實際的犯罪事實來判決處理,并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進行量刑。
職務侵占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和職務侵占罪的區別是什么?
職務侵占罪可以自訴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黨員失職失責如何處理
2021-01-28意外工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2公司破產欠了一千萬怎么辦
2021-01-15如何認定車主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責任
2020-12-22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
2020-11-18離婚協議里的賠償金多久有效
2021-02-21網賭立案后會怎么處理
2021-02-27學生死在學校,學校有沒有責任
2020-11-10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如何快速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23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1-16保險經紀人 Broker
2020-11-15個人承包合同
2021-01-29未全額繳土地出讓金能出土地證嗎
2020-11-28怎么爭取到合理的高鐵拆遷補償
2021-02-02住改非因補償不合理未簽字,遭遇斷水斷電,該如何維權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