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只改了名字,主體沒變
這種情況下,原合同有效,可按照原合同繼續履行。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33條: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除了單位名稱的改變之外,法定代表人等發生變化不會影響勞動者與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單位不能以這個理由,“理直氣壯”辭退員工。
但是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注冊地、營業地等屬于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既然這些信息發生變化,在形式上,還是應該就勞動合同這些條款進行變更。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35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變更后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單位合并、分立,主體變了
如果出自單位的原因,勞動者從原單位被安排到新單位工作,勞動者不同意的,單位應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17條:
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實踐中,如果原單位沒有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可以向新單位主張經濟補償。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5條:
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與新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新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出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在計算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的工作年限時,勞動者請求把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用人單位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屬于“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
(一)勞動者仍在原工作場所、工作崗位工作,勞動合同主體由原用人單位變更為新用人單位;
(二)用人單位以組織委派或任命形式對勞動者進行工作調動;
(三)因用人單位合并、分立等原因導致勞動者工作調動;
(四)用人單位及其關聯企業與勞動者輪流訂立勞動合同;
(五)其他合理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在社會上轉讓股權是否屬于發行行為表現形式
2021-02-06單位如何約定勞動合同期限
2020-11-21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對強制執行費用不服的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5法院解凍銀行賬戶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7商家履行不了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23二手房中介買賣糾紛有哪些
2020-12-10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保險公司假現場拒賠合理嗎
2021-03-17賣動遷房也要交土地出讓費嗎
2021-03-19有農村戶口,無宅基地拆遷補償嗎
2020-11-11行政執法中哪些情形應當履行聽證程序
2021-03-13住改非拆遷經濟損失應該怎么補償
2020-11-30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相當于購房合同嗎
2020-11-13共有房屋的拆遷補償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