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賠償?
疫情期間違法辭退員工需要賠償雙倍的經濟補償,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按照上述第36條、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月工資是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二、疫情期間的相關規定有哪些內容?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
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職工提供了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職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發放生活費,生活費標準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辦法執行。
因受疫情影響造成當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時效期間申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難以按法定時限審理案件的,可相應順延審理期限。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勞動用工指導和服務,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綜合上面所說的,辭退員工是屬于用人單位可以實施的行為,但對于這個行為在疫情期間是不可以使用的,只要出現了違法的情形必定就要承擔經濟的補償,而作為補償的標準就會按勞動者工作的年限來進行計算,每滿一年就會多支付二個月的工資補償。
辭退員工補一個月工資合法嗎?
公司辭退員工補償金需要納稅嗎?
勞動法辭退員工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區沒住人是否要交物業管理費
2021-03-20立約定金與主合同定金不同違法
2020-12-04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違反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怎么認定
2021-02-28失信名單寬限期是指什么
2021-01-12交通意外保險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2-12擔保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2021-01-26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工傷復議期過不能申請行政訴訟嗎
2020-12-06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對方車輛全責保險公司是否應賠付
2021-02-10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