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補償?
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如果是員工因確診、疑似、密切接觸者需要隔離不能提供勞動,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需要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按勞動合同法規定支付雙倍經濟補償。對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采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應當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并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規定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在此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分別順延至職工醫療期期滿、醫學觀察期期滿、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采取的緊急措施結束。
二、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是多少?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三、企業提前通知可以解除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綜上所述,在疫情期間,企業不得隨意將員工辭退,如果擅自解除勞動合同,企業要給員工賠償,標準是經濟補償金的雙倍。員工入職滿一年的,經濟補償金的基數是月平均工資。企業因為經營困難要裁員,需要提前告知員工,對于國企來說,還應當征得工會的意見。
哪些情況下仲裁員應當回避
企業如果裁員有離職證明嗎?
仲裁員受賄可以申請撤銷裁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信用卡違約金可以減免嗎
2020-11-24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規定
2020-12-31勞務公司怎么注冊
2020-12-23商標權轉讓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什么情況下會股權凍結
2020-11-09新三板是什么,如何購買新三板股票
2020-12-09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故意傷害輕傷一級會判刑嗎,怎么判
2021-01-16如何確定交通誤工費賠償標準
2021-03-08交通肇事罪一般判幾年
2021-01-07遭遇空頭支票時怎么辦法官支招
2020-12-10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我國保險理賠低效率是否低
2021-03-14夫妻車相撞到底承保保險公司能不能免責?
2021-01-20建筑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