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職員工泄露商業秘密算違法嗎?
算,是違法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二條“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違反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四條“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按《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支付用人單位賠償費用”。
商業秘密的范圍:《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包括:設計、策略、產品配方、制作工藝、制作方式、管理訣竅、客戶名單、產銷策略、招標投標中的標底及標書內容等信息”的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可以就工作中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進行保密約定,如果勞動者違反了保密約定,用人單位可以追究勞動者的責任,如客戶名單等資料都可以納入商業秘密的范疇。
二、侵犯商業秘密罪中的“重大損失”應當如何計算?
商業秘密的“重大損失”的計算大致有以下幾種:
(1)以商業秘密權利人因侵權行為遭受的損失作為定罪量刑的依據。
商業秘密一旦被泄露,權利人的損失往往是無法彌補的。在刑事審判中普遍認為這種損失應當指實際損失,而實際損失既包括直接損失和權利人必然失去的現實利益。而且侵犯商業秘密給權利人造成的損失不能僅僅以數額為標準,應當在重點考慮研制開發成本、利用周期、成熟程度、市場前景等直接因素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各種相關因素,如競爭優勢地位的喪失、商業信譽的下降等
(2)以侵權人因侵權行為獲得的利益作為損失。
這種損失的計算以侵權人未再向他人泄露為前提。對于將商業秘密出賣給他人的,以其出賣收入加上買受人使用后的獲利額為損失額;使用商業秘密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以其獲得的利潤為損失額。在計算侵權人所獲得的利潤時,不能簡單地以銷售額為獲利額,也不能以已生產的產品總價款乘以平均利潤率為獲利額。一般情況下,以銷售額乘以平均利潤率為獲利額較為妥當。
(3)以不低于商業秘密使用許可的合理使用費作為損失。
這是一種以正常許可使用的費用推定損失額的計算法,但并不意味著侵權人就此取得了該商業秘密的合法使用權。同時值得一提的是,這也不是簡單地將商業秘密的自身價值等同于損失。商業秘密是無形財產,其與有形財產有重大區別。
如果員工泄露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的,法院應當對其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或者是對其相應的罰金,罰金的數額依據犯罪嫌疑人造成的損失進行計算,如果是造成的損失過于巨大或者是有其他的加重量刑的情節的,就應當處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在勞動合同中企業與職工如何約定保守商業秘密?
侵犯商業秘密罪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侵犯商業秘密罪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個部門管冤假錯案
2021-01-27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材料
2021-02-01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02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運輸保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20-12-18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