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國人在中國就業(yè)是否適用勞動合同法
目前中國法律雖然沒有明文規(guī)定外國人在中國就業(yè)是否適用我國的勞動合同法,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勞動合同適用勞動者工作地法律;難以確定勞動者工作地的,適用用人單位主營業(yè)地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法律關系法律適用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條也明確,
涉及勞動者權益保護的,當事人不能通過約定排除適用中國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
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guī)定,中國境內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適用該法。
故根據我國現有法律規(guī)定,持有就業(yè)證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就業(yè),與境內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即為中國境內的勞動者,應當完全適用勞動合同法。
二、《勞動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勞動合同法》第 2 條規(guī)定了該法的適用范圍: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包括以下 4 種類型:
(1)中國境內的企業(yè);
(2)個體經濟組織;
(3)民辦非企業(yè)單位;
(4)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
。而《勞動法》的適用范圍僅包括 3 種類型:
1、中國境內的企業(yè);
2、個體經濟組織;
3、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國家機關、事業(yè)組織、社會團體。
可見,在用人單位的適用范圍上,《勞動合同法》比《勞動法》多了一個“民辦非企業(yè)單位”,顯然又比《勞動法》前進了一步。因此,不管是國家機關還是事業(yè)單位,不管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yè)、個體經濟組織,還是以非營利為目的的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yè)單位,只要與勞動者建立了勞動關系,就應當簽定勞動合同。而只要簽定勞動合同,都要依照《勞動合同法》執(zhí)行。
原則上來說,我國的《勞動合同法》自然主要適用的還是我國公民,當然對于外國人、無國籍人,如果持有我國的就業(yè)證,在我國境內工作,并且也與我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那么就視為中國境內的勞動者,也久應當完全適用勞動合同法。
《勞動合同法》中的經濟補償標準
最新《勞動合同法》增改條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是否要強制執(zhí)行
2021-01-30房屋給別人使用權可以轉租嗎
2020-12-08關于三級乙等醫(yī)療事故的規(guī)定
2021-02-26可作為遺產繼承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13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
2020-12-08離婚不分家的協議
2021-03-19轉繼承效力如何規(guī)定
2020-12-12民事訴訟是要刑事案件完結之后才能受理嗎
2021-02-20怎樣與房屋中介簽合同
2021-02-21因變更工時制度變更勞動合同協議是怎樣的
2021-01-19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能登報聲明斷絕親子關系嗎
2021-03-20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保險期間屆滿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2-31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車禍人傷保險賠償流程是什么
2020-12-27保險代理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3-04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之間有哪些不同
2021-03-09關于保險受益權問題的研究
2021-02-07雇主責任險案例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