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根據什么法律條文
1、用人單位的違約責任。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2、勞動者的違約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服務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屬于違反服務期的約定,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約定服務期的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一)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二)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三)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四)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五)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有哪些
關于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我國《合同法》規定了繼續履行、賠償損失、采取補救措施、支付違約金、執行定金罰則等形式。對于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方式,考慮到勞動合同的特殊性,結合國外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方式的規定,主要應以繼續履行,賠償損失為主,以禁令、申明等防范、補救措施方式為輔,違約金和定金方式不宜適用于勞動合同違約責任場合。
繼續履行又稱實際履行或特定履行,是指在違約方不履行合同時,相對方請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債務的責任方式。尤其在單位違約時應首選以繼續履行的責任方式來承擔勞動合同違約責任,這對于競爭日趨激烈、業相對困難的形勢下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至關重要。應當注意的是,繼續履行僅發生在用人單位違約的情形。勞動者違約,用人單位一般不能援引實際履行制度。這是因為勞動合同有人身依附性,如果強制勞動者履行勞務,無異于對債務人人身施以強制,侵犯人身自由,與現代社會以人格尊重、人身自由受保護的基本價值相違背。
勞動用人單位如違反這類合同時,應按照我國的勞動補償金兩倍的標準進行賠償。勞動者違約的,應按照勞動合同,支付對方的違約金和相應的培訓費用。保護雙方的合法勞動權益,合法的辦理這類勞動糾紛案件。
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試用期離職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提前通知嗎
銷售人員勞動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入股合作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7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原則
2021-02-12交通事故死亡賠償相關法規
2021-01-26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放棄競業限制補償金有效嗎
2020-11-19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交通理賠交強險是多少錢
2021-01-20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1-02-02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土地流轉補償金是多少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