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金的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經濟補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按照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需要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如果并未按規定支付的話,則可以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要是用人單位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是不是代通知金和經濟補償金免稅嗎?
一次性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稅?
員工離職寫經濟補償金怎么確定數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拆遷人對補償安置房屋的優先取得權
2020-12-06判斷產品質量的依據是什么
2020-12-10交通事故受傷人員何時開始傷殘鑒定,傷殘鑒定前應做好哪些工作
2021-01-02股權轉讓需要承擔債務嗎
2020-12-08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清償被繼承人債務的準則是什么
2020-11-24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中介應告知購房者哪些內容
2021-02-09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實習期未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發生事故屬于工傷嗎
2020-12-10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人壽保險理賠的相關標準有什么
2021-01-09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保險表見代理的認定問題有哪些
2021-02-10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網絡投保的銷售情況是怎樣的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