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滿十年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標準是什么?
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計算方式,現行的核心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如下條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二、經濟補償金的司法解釋
經濟補償金是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金是在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用人單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上的補助。我國法律一般稱作“經濟補償”,法國《勞動法典》稱為“辭退補償金”,俄羅斯《勞動法典》則稱為“解職金”。我國勞動法、1994年勞動部發布的《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以下簡稱《經濟補償辦法》)等規定了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該按照一定標準一次性支付一定金額的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強行解除與員工的勞動合同,一般都是需要支付賠償金的,但如果是勞動者因違法犯罪或者違反用人單位的相關協議而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則用人單位顯然是不需要進行賠償的。在司法實踐中,可能出現用人單位利用不法手段迫使勞動者離職的,勞動者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最高是多少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存貨質押貸款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2質押債券是否可以拍賣變賣
2020-12-03商品房買賣合同簽訂后,開發商可以抵押嗎
2020-12-03網絡平臺舉報詐騙能退錢嗎
2021-02-05中國企業境外上市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3商帳追收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2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訂單式購銷合同樣本
2020-11-12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拘役是否要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1勞務關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3-13勞動調解用人單位可以不到場嗎
2020-11-29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交通事故調解保險公司需要來嗎
2021-01-06關于對保險中介機構監督管理規定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的公告內容是什么
2020-12-04什么樣的大棚拆遷補償高
2021-01-07商鋪拆遷流程具體都有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