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業打假人是否是敲詐涉嫌違規嗎?
職業打假人是否是涉嫌違規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只要“職業打假人”在打假活動中能夠守住道德法律底線,以此為職業并無不可,其行為對維護市場秩序、伸張消費者權益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如果打假人惡意打假,以違法為代價去換取利益,那么其行為就涉嫌違法犯罪,應當受到法律懲治。
二、什么是職業打假人
“職業打假人”(Professional extortioner for fraud fighting)是指一種職業,指以賺錢為目的打假,利用商品過期或商品漏洞問題故意大量買入然后通過打假要求商家支付賠償財物的行為。
三、職業打假人的動機
關于“職業打假人” 的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卻潛移默化地促成了中國消費者的維權意識,改變著消費市場格局,同時對我國產品質量、消費領域的立法、執法也起到了彌足珍貴的完善作用。《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出臺為消費者維權提供了許多幫助,消費者可以查詢舉報后查處的結果。趙建磊說,去年,他訴“可口可樂”、“王老吉”進行欺詐性銷售的官司,若放在幾年前“是不會打贏的”。
在維權過程中,經常遇到法規“打架”的情形。不同行政部門的行政規章存在沖突,讓消費者無所適從。比如,很多食品標簽上描述了保健功能,按照國家工商總局《食品廣告發布暫行規定》,借助成分明示或暗示保健作用是不被允許的,因為包裝也算廣告的形式之一。但在質監系統關于食品標簽的強制標準中,則可以允許介紹成分的功能,而這些描述功能的文字往往就是在宣傳食品的保健作用。也就是說,同一個標簽,按照一個標準是合法的,但按照另一個文件就不合法。
產品的“三包條例”看似保障了消費者的權利,但實際上卻是“立法的倒退”,“因為‘三包條例’不少是各個行業組織起草的,而背后則是行業的經營者出錢資助起草,其中埋下一些對消費者不利的條款,實際上是在誤導欺騙消費者”。
職業打假走到今天備受爭議,有人說很大程度凈化市場了,也有人說知假買假行為可恥。
職業打假人一直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職業,我國目前也沒有任何相關的法律法規出臺進行相應的規定,因此只要是職業打假人的行為對于維護市場的良好的購買秩序有益處的就不會涉及到違規,反而值得鼓勵;但如惡意從中牟取暴利或者影響商家的經營的,就可以按照違規處理。
在知識產權侵權案件中,如何對知識產權打假?
交通違規記分分值大全
醫師資格考試違紀違規處理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中請律師的好處有哪些
2021-03-01行政訴訟中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19拆遷隊暴力執法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14交通肇事車主的責任有哪些
2021-01-07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擔保合同在主合同一年前有效嗎
2021-02-13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如何打專利官司
2021-02-07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企業能否對裁員經濟補償金設定條件
2021-03-23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人壽保險的壽險保費有哪幾類
2021-02-11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投保財產保險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1提車保險有哪些
2021-03-14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哪些行政處罰
2020-12-27簽訂集體土地承包合同有哪些法定程序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