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辭職這是在行使法律賦予的解除權,當然在辭職的時候也是要按照規定來操作的,否則的話員工就要對自己的辭職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法律方面要求一般情況下員工辭職要提前一定時間通知單位,那究竟員工辭職需要提前多久通知呢?請跟隨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我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這就明確賦予了職工辭職的權利,而且這種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須任何實質條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可。
原勞動部辦公廳在《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中也指出:“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
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須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
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
” 《勞動法》一方面賦予了職工絕對的辭職權,另一方面又賦予了用人單位一定的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
《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原勞動部在《違反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第4條明確規定了賠償的范圍:“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 職工主動提出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后,部分職工在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30日后主動離職,不理會用人單位的賠償要求,用人單位則可能不給職工辦理人事關系和檔案的調轉手續。
職工離職后人事關系和檔案長期滯留在原用人單位,會造成職工在新的工作單位不能辦理正常的錄用手續,拿不到包括檔案在內的個人材料,也不能繳納勞動保險。
在這里特別要提醒讀者的是,當你合同中有服務期限或保護商業秘密約定,因而有違約金的約定的話,雖然你提前30天仍可以辭職,但是必須按合同違約金的規定給予賠償。
我們需要區分不同的情況。因為大部分用人單位會與員工約定試用期,所以要是在試用期內辭職的話,則需要提前3日通知。但如果是已經轉正了,則這個時候就需要提前30日通知單位了。
員工主動辭職可以得到補償嗎
勞動者辭職時需注意的哪些問題
試用期辭職工資怎么結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工傷和工傷事故分類
2020-12-22勞務派遣期間因公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04工傷鑒定遲到是否可以要求退錢
2021-01-06債務人失蹤后怎么辦
2021-02-28人身受到侵權該怎么索賠
2020-11-25商標侵權訴訟的證據收集方法
2020-11-30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及注意事項
2020-11-24失蹤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1-01-16單位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08公司名稱變更合同是否依然有效
2021-03-09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解除合同存在欺詐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13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放棄去世人的繼承權后有居住權嗎
2021-01-10找車拉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9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