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已經給大家介紹了很多有關員工在工作期間發生工傷事故的相關賠償問題,如果工傷比較嚴重,員工就需要進行住院治療,很多員工醫療期滿后都會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那么,醫療期滿后解除勞動合同嗎?具體的解答如下:
該職工的法定醫療期滿之后,如果患病離崗之后身體狀況需要治療,仍不能夠返回原職位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不過該種情況下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根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第五條 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條 企業職工非因工致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系,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以上就是“醫療期滿后解除勞動合同嗎?”的具體回答。如果醫療期結束后,員工還能夠繼續勝任原來的工作,就不涉及到解除勞動合同的問題;但是治療不能痊愈,并且需要進一步深入治療,雙方是可以接觸勞動合同的,但是勞動單位需要支付一定金額的賠償金。
簽勞動合同注意事項
勞動合同中脫密期需要多久
單位不簽勞動合同的后果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股東能強制退出嗎
2021-02-17股東能否將股權質押給被投資公司
2020-12-29董監高損害了公司利益怎么辦
2021-01-06科創板上市條件
2020-12-14交通占主要責任能否視為工傷
2021-01-08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認定責任
2020-12-27單方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2-17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車險理賠的常見問題律師解析
2020-12-12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禁止哪些行為
2021-01-19誰需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2-06保險經紀人條件資格包括哪些
2021-02-21拆遷補償要回遷房還是要錢好
2020-12-23拆遷國有土地補償協議怎么寫
2021-02-16項目征用土地報批的程序是怎樣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