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的用工關系大多都是指小時工,我國有關單位早就已經通過了相關立法將非全日制的勞動關系進行了立法規范,目的就是為了保障某些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因為在相關法律沒有出臺之前,其實對于小時工的社保繳納問題一直就存在爭議。那么,非全日制勞動合同社保是否需要繳納?
一、非全日制勞動合同社保是否需要繳納?
非全日制用工需要單位交社會保險。
根據我國《勞動法》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宗旨,按照我國勞動者社會保險的參保原則,不管是全日制用工還是非全日制用工,單位必須為勞動者購買社會保險,尤其是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否則出現需要社會保險報銷事宜,用人單位要承擔相應責任。
1、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原則上參照個體工商戶的參保辦法執行。對于已參加過基本養老保險和建立個人賬戶的人員,前后繳費年限合并計算,跨統籌地區轉移的,應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個人賬戶的轉移、接續手續。符合退休條件時按國家規定計發基本養老金。
2、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可以以個人身份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并按照待遇水平與繳費水平相掛鉤的原則,享受相應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具體辦法由各地勞動保障部門研究制定。
3、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為建立勞動關系的非全日制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費。從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發生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被鑒定為傷殘5-10級的,經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可以一次性結算傷殘待遇及有關費用。
二、非全日制用工與全日制用工的區別如下:
1、是否必須與勞動者簽訂書面
根據《勞動法》第六十九條之規定,在非全日制用工中,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也可以訂立口頭協議,兩種合同形式均為法律所認可。
在全日制用工中,用人單位必須在一個月內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否則需要支付雙倍工資,超過一年的視為雙方已經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在非全日制用工中,即使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也無需像全日制用工中那樣支付雙倍工資和被視為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與勞動者約定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七十條之規定,在非全日制用工中,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
非全日制勞動合同一律不得約定試用期,而全日制用工中,只有不超過三個月的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兩種情形下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
3、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七十一條之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而且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也就是說在非全日制用工中,沒有全日制用工中那樣嚴格的實體和程序要求,只要雙方任何一方當事人想要與對方解除勞動合同就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且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
一般情況下勞動合同終止是指勞動合同的正常結束,可以說是客觀使然,而勞動合同的解除是指勞動合同的提前結束,可以說是主觀為之。
這里所說的終止用工,應當作一種廣義的理解,既包括非全日制勞動合同的到期終止,也包括非全日制勞動合同的提前解除。
4、支付周期
在勞動報酬的支付周期方面與全日制用工有很大不同,根據我們國家的相關規定,在全日制用工中,用人單位應當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資,而在非全日制用工中,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由此可見,非全日制勞動合同社保的這個問題也應該在合同中約定清楚的。不僅社保的問題上非全日制的勞動關系享受到擁護,非全日制的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發生工傷的話,也全部都應該按照正常的工傷待遇來處理。不過現在有些用人單位針對非全日制的用工關系可能沒有書面的合同,口頭合同也具備法律效力的。
支某與xxxx有限公司勞動工傷糾紛
工傷期間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補償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模擬拆遷,有什么特點
2020-11-15標準專利權人是否可以尋求禁令救濟
2020-11-13融資租賃設備能否再抵押擔保
2020-11-17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一審判決生效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1怎么起訴違建,個人可以起訴廠房違建嗎
2021-01-08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工資里包含競業限制費是否合理
2020-11-13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休了半年產假的怎么算離職補償金
2020-12-31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6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