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2000年8月,某村村民委員會為解決該村近百戶村民提出的因聽不到廣播,生產、生活不便的實際困難,在原告周某房前約40米處安裝一25瓦廣播喇叭,并于每日晨7時至7時30分轉播中央新聞,中午11時30分至11時45分轉播區級新聞,晚17時30分至18時30分轉播區級新聞和鎮級廣播節目,并根據不同生產季節和工作需要,臨時安排村級廣播與通知。2002年3月開始,原告以廣播喇叭聲嚴重干擾生活、學習為由,兩次找到被告,要求予以解決,未果。2002年7月,原告自行委托區環境保護監測站進行噪聲監測,監測結果為:測點1晝間73.5DB,測點2晝間73.6DB,超出國家規定標準。以此為據,原告起訴至法院,要求被告停止侵害,拆除廣播喇叭,并要求賠償因廣播噪聲對其造成的醫療費、精神損失費等損失。評析:在本案訴訟過程中,原告向法院提供了醫院的診斷證明書、休息證明、醫療費單據以及區環境保護監測站的監測結果等證據。本案的法律關系簡單,爭議的核心問題主要在于農村廣播到底應否列為噪聲污染。《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二條第一款對“環境噪聲”的概念做了立法解釋,就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筑施工、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環境噪聲具有如下特點:第一,環境噪聲是由工業生產、建筑施工、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中所發生的振動造成的,具有無形性和多發性。第二,環境噪聲具有影響范圍上的局限性、分散性和暫時性。第三,環境噪聲具有危害性及其危害的不易評估性。依照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二條第三款的規定,環境噪聲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噪聲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并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同時在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上,國務院環境保護部門依照法定程序,對各類不同的功能區域內環境噪聲最高限值作出規定,即《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該標準適用于城市區域,鄉村生活區域參照其中的1類標準執行。1類標準規定晝間為55分貝,夜間為45分貝。筆者認為,本案中的農村廣播可以列入社會生活噪聲污染的范圍。理由是該廣播的音量超過了噪聲排放標準(有區環境保護部門的環境監測數據佐證),符合環境噪聲的特性。認定一種聲音到底是不是噪聲,關鍵在于該聲音是否被控制在正常的音量范圍之內,看它是否危害了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而不是看它的播放內容是什么。超出規定標準范圍的聲音排放就要受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的規范。可以舉一簡單的例子,一首樂曲被控制在正常的音量范圍內,它是讓人陶冶情操、賞心悅目的,一旦它被不加限制地播放,它就是噪聲污染,就會影響人們的身心健康。同樣,因為農村廣播是一種政策宣傳工具,即使超過排放標準也不構成噪聲污染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農村廣播的正常使用無疑有助于政策宣傳,但是如果對它的音量不加限制,一樣會對周圍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帶來危害。所以針對本案,被告在原告家房前40米處安放廣播喇叭,廣播的音量超出國家規定的標準,影響了原告的正常生產、生活,可以認定被告播放的廣播屬于噪聲污染。根據民法通則及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的規定,關于環境污染損害實行無過失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明確規定,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加害人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綜上,筆者認為本案事實清楚,法律關系明確,對于原告要求被告停止侵害并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針對農村廣播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兩點建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多少年
2021-01-02廉租房能抵押給私人嗎
2020-11-23口罩工廠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9財產繼承遺囑模板
2020-11-18贍養費能一次清嗎
2021-03-07交通事故索賠技巧
2020-11-18現在房產抵押都有他項權證嗎
2021-01-05再審時變更訴訟請求怎樣進行
2020-11-16按份共有房產證如何辦理贈與手續
2021-01-07房屋中介騙人有哪些手法
2021-01-30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服兵役還有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汽車他人放火燃燒保險賠嗎
2020-12-13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單位沒有給員工交保險,可以補償多少
2021-02-06國有土地出讓后能收回嗎
2021-03-172020年新農村建設,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