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用戶和網絡服務提供者的直接侵權責任:過錯責任原則。
1.網絡用戶侵權責任:網絡用戶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2、網絡服務提供者一般侵權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二、網絡服務提供者連帶責任(中間責任):是指網絡用戶利用網絡事實侵權行為后,網絡服務提供者在特定情況下與網絡用戶一起承擔連帶責任的網絡侵權特殊形式。
1.提示規則: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A.網絡服務提供者的“避風港”:被侵權人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了必要措施的,則不承擔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
B.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責任限制: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只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即擴大部分的連帶責任而非全部連帶責任)。
2.知道規則: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陳其象律師提示】
①網站連帶責任范圍:
A.違反提示規則的網站連帶責任范圍是“損害的擴大部分”;
B.違反明知規則的網站連帶責任范圍是全部連帶責任。
②網絡服務提供者沒有提供網絡用戶注冊資料的義務。
③網絡服務提供者(ISP)類型:
A.因特網聯機信息服務供應商ICP(internetcontentprovide):是指利用IAP線路,通過設立的網站提供信息服務供應商;
B.因特網接入服務供應商IAP(internetaccessprovider):是指主要投資建立網站中轉站、IP地址分配、電子布告版BBS等供應商;
C.網絡平臺服務提供商IPP(internetplatprivider):是指為用戶提供信息交流和技術服務空間的提供商。
【法條鏈接】
《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六條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6修正)
為了正確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根據民法通則、著作權法和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對這類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網絡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行為地包括實施被訴侵權行為的網絡服務器、計算機終端等設備所在地。對難以確定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發現侵權內容的計算機終端等設備所在地可以視為侵權行為地。
第二條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包括著作權法第三條規定的各類作品的數字化形式。在網絡環境下無法歸于著作權法第三條列舉的作品范圍,但在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其他智力創作成果,人民法院應當予以保護。
第三條網絡服務提供者通過網絡參與他人侵犯著作權行為,或者通過網絡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犯著作權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追究其與其他行為人或者直接實施侵權行為人的共同侵權責任。
第四條提供內容服務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明知網絡用戶通過網絡實施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或者經著作權人提出確有證據的警告,但仍不采取移除侵權內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權后果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追究其與該網絡用戶的共同侵權責任。
第五條提供內容服務的網絡服務提供者,對著作權人要求其提供侵權行為人在其網絡的注冊資料以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無正當理由拒絕提供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追究其相應的侵權責任。
第六條網絡服務提供者明知專門用于故意避開或者破壞他人著作權技術保護措施的方法、設備或者材料,而上載、傳播、提供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具體案情,依照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第(六)項的規定,追究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民事侵權責任。
第七條著作權人發現侵權信息向網絡服務提供者提出警告或者索要侵權行為人網絡注冊資料時,不能出示身份證明、著作權權屬證明及侵權情況證明的,視為未提出警告或者未提出索要請求。
著作權人出示上述證明后網絡服務提供者仍不采取措施的,著作權人可以依照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條的規定在訴前申請人民法院作出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證據保全的裁定,也可以在提起訴訟時申請人民法院先行裁定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人民法院應予準許。
第八條網絡服務提供者經著作權人提出確有證據的警告而采取移除被控侵權內容等措施,被控侵權人要求網絡服務提供者承擔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著作權人指控侵權不實,被控侵權人因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措施遭受損失而請求賠償的,人民法院應當判令由提出警告的人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商投資包括哪些情形
2021-03-18剝奪子女監護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0-12-21離婚生父不同意可以改姓嗎
2021-01-03哪些人能享有探望權,探望權有哪些內容
2021-01-08辦案機關需要外國協助送達傳票的怎么辦
2020-11-12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房屋建筑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2021-03-02低于標準的競業限制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9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侵權責任和產品責任可以同時主張嗎
2020-12-25什么叫地下保單
2021-03-18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貨車報保險要資格證嗎
2021-01-05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指什么
2020-11-20法律對土地承包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3如何寫荒地承包合同
2020-12-23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補償款是否可以繼承
2021-03-18房屋拆遷補償的方法和標準是什么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