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賣出售信息如何處罰
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
【事件經過】
5月27日晚,儋州蘭洋派出所民警接報后敲開了那大怡心花園小區某房門,在房主馮某強的房間里發現兩臺筆記本電腦。民警發現筆記本電腦里存有眾多市民的個人信息,包括手機號碼、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和詳細住址。據馮某強交代,這些信息是他在網上通過黑客軟件下載的,并以每條信息2到40元不等價格賣給實施電信詐騙的人。
【法律解讀】
個人信息屬于公民隱私權的范疇,隱私權是自然人就個人私事、個人信息等個人生活領域內的事情不為他人知悉、排斥他人干涉的一種獨立的人格尊嚴,它屬于名譽權性質。因此,泄露和非法買賣個人信息構成名譽侵權。《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因此,你和兒子等被侵權人有權要求信息使用人停止使用和賠償損失。如果能夠查清泄露者,也有權要求他承擔賠償責任。
其次,這種行為會涉嫌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要承擔刑事責任。為了遏制這種危害行為,早在2009年的《刑法修正案(七)》就設立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為進一步加強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2015年8月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九)》對上述犯罪進行了修改,擴大犯罪主體的范圍,罪名也相應更改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根據《刑法修正案(九)》第17條的規定,自然人和單位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的,將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1)違反國家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2)違反國家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提供服務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給他人的;(3)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審查起訴階段被告人可以委托律師嗎
2021-03-16父母離婚后,子女是否有權因學費增加要求不與自己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增加撫養費
2021-03-23“假結婚”與“假離婚”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26申請撤銷強制執行后多久解凍
2021-02-06房產多次抵押逾期后如何處理
2021-01-26當事人能否當庭變更訴訟請求
2020-12-14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法律常識】擔任勞動爭議調解員的條件
2021-03-11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規定是什么
2021-01-31保險公司提存的保險保障基金是多少
2021-03-22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中國保監會關于2005年下半年保險代理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有關事項的
2020-12-21"死"保單幫您"活"理財
2021-01-14一人私自轉讓土地的費用要均分嗎
2021-02-23對拆遷補償方案有意見可以提嗎,不采納怎么辦
2021-03-19遭遇司法強拆能否上訴
2021-03-11遼寧省農村拆遷補償價如何計算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