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分情況進行補償,通常有如下情況: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沒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沒有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規定的情形,用人單位行為屬于《勞動合同法》87條規定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應該支付賠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個月工資;
2、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符合《勞動合同法》46條規定的,應該支付經濟補償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符合《勞動合同法》第40條,沒有提前1個月通知勞動者的應多支付1個月工資作為代通知金;
3、勞動者存在《勞動合同法》39條的規定的情況,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也不需要提前通知,需要用人單位舉證并且書面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
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違法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勞動者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依據《勞動合同法》37條,勞動者提前30天提出的書面離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用人單位有義務結清工資辦理離職手續。
用人單位無故辭退勞動者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按照每做滿一年支付2個月的工資作為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關于解除勞動合同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識,其中就包括經濟補償金,還有一個就是待通知金,也屬于經濟補償的范圍,都是由單位來支付的,因為單位本身的行為是存在過錯的,補償標準根據工資來定。
競業限制與經濟補償金爭議怎么解決?
因加班辭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拖欠工資經濟補償金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17未支付股權轉讓款是否應承擔債務
2021-01-08如何分立一個全資子公司
2021-03-02企業債權債務分析
2020-12-02公司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8輕微交通事故處理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14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二審法院發現一審法院裁定有誤如何處理
2021-03-13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房企破產后購房者要回購房款嗎
2021-03-04支付訂金了不想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31單位違約怎么解除合同
2021-03-19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公司搬遷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3-09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飛機延誤險賠償太低怎么辦
2020-12-10允許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有哪些好處
2021-01-29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保險受益人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