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婚姻法》等現行法律并未規定公民必須要結婚后才能生育,肯定了公民沒有婚姻也享有生育的權利。但對照現實,公民的生育行為還是與婚姻制度捆綁在一起。
未婚生育必須繳納高額社會撫養費
根據《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超出國家規定生育子女的,應當繳納社會撫養費。哪怕是第一胎,未婚生育也需要被收費。這是一筆數額不小的罰款,通常與各地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掛鉤,各地標準并不一樣。以江蘇省為例,在達到法定結婚年齡且未曾生育的情況下,非婚生育一個孩子的,按照孩子出生上一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零點五倍至兩倍繳納社會撫養費;如果實際收入超出人均收入,對其超出部分還會征收一倍至二倍的社會撫養費。
2013年底導演張*謀與現任妻子陳-婷非婚生育三個子女事件被曝光,最終繳納了近750萬人民幣的巨額社會撫養費。但現實中絕大部分的非婚生育家庭尤其是未婚媽媽都面臨經濟的窘境,難以承擔高額的社會撫養費。
法律規定的社會撫養費數額:《北京市社會撫養費征收辦法》第五條
對違反規定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夫妻或者非婚生育子女的公民(以下統稱當事人),按照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3至10倍征收;
對違反規定生育第三個子女及三個以上子女的當事人,按照本條第(一)項規定的征收標準加倍征收;
對非婚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當事人,按照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1倍征收;
對符合規定生育第二個子女的當事人,女方生育時不滿28周歲或者距生育第一個子女的間隔不滿4年的,按照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五分之一征收。
對違反規定生育子女的當事人,其前一年實際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年人均純收入或者前三年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人均純收入的平均值(以下簡稱實際收入)高于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以其實際收入為基數,按照本條前三項規定的征收標準征收。
征求稿:未婚生育不征收社會撫養費
《條例》明確界定征收對象為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多生育的公民;對符合政策規定,但不符合程序規定生育的,不予征收社會撫養費。
什么叫“不符合程序規定生育”呢?指的是未婚媽媽、未到婚齡就生子、同居但未領結婚證生子等情況。
雖然《條例》尚在公開征詢意見期,但網友普遍認為,《條例》體現了遏制“罰款”,鼓勵生育的趨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發商破產違約金能拿到嗎
2020-12-28公司法司法解釋三是如何規定股東抽逃出資的
2021-01-21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合同法中債務可以抵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勞務合同簽競業限制嗎
2021-03-23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再保險合同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4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車主變更保險合同未改保險賠償案例
2021-01-12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保險合同有哪些類別
2021-02-26保險法規定沒有受益人的情形具體包括哪幾種
2021-02-13因洪水車被泡能走保險嗎
2021-02-21如何挑選合適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09利差益
2021-01-17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