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劉某(男)與劉某(女)于2003年經人介紹相識,男方于2004年帶著兩個子女與女方開始同居生活,雙方一直未辦理婚姻登記。同年9月,由男方出資(女方自認)在市區購買了商品房一套,購房款為60萬元。購房后,雙方共同出資(男方稱亦全部由其出資,但其不能提供足夠證據,女方只認可男方出資大部分)對房屋進行了裝修,購置家具。雙方均認可裝修、購置家具花費了10萬元。從2003年開始,女方與男方共同生活至今。在共同生活中,因性格不合,相互猜忌,無感情可言,難以共同生活在一起,女方起訴要求解除同居關系,分割共同生活期間所購置的財產。
【爭議】
對本案的處理有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五條規定,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按共同共有財產處理,購房款雖是由男方出資,但財產系在雙方同居期間所得,按共同財產處理。按照婚姻法照顧女方的規定,房屋理應平均分割;同理,裝修、購置家具花費的100000元亦應平均分割。
第二種意見認為,處理同居期間的財產與夫妻共同財產并非完全相同。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雖然按共同共有財產處理,但并非適用婚姻法的規定來處理,而是原則上按照等分原則,并應結合各方對財產的貢獻大小來分配。結合本案來看,房屋完全由男方出資購買,裝修、購置家具的花費雖系雙方共同出資,但女方已認可男方出資大部分,房屋可以全部分配給男方,裝修及家具應平均分割。
【師解析】
同居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一般按共有財產處理。同居前,一方自愿贈送的財產,可依贈與關系處理;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財物,可參照有關規定處理,即“借婚姻關系索取的財物,離婚時,如結婚時間不長,或因索要財物造成對方生活困難的,可酌情退還”;同居期間為共同生產、生活而形成的債權、債務,按共同債權、債務處理。日常開支中已開支的部分很難做出區分,除非另有約定。而一般來說房產、汽車、銀行存折、公司股權和有價債券,原則上記名屬于誰的就是誰的;沒有記名的如古董等沒有協議就很難界定。
此案中,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22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第10條“解除非法同居關系時,同居生活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的規定,雙方在同居期購置的房屋及裝修、家具等財產應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墜物是否構成過失犯罪
2021-02-08拆遷中請律師的好處有哪些
2021-03-01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是什么
2020-12-30騙婚是無效婚姻嗎
2020-12-07股權惡意轉讓后能否打撤銷權糾紛官司
2020-11-16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獨立性的理解與適用
2020-12-09破產和解是否有利于債權人債權利益的實現
2021-01-16監護人能侵犯隱私權嗎
2021-02-13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可以注銷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情形
2021-02-24房地產糾紛案件舉證須知
2021-01-19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分紅保險主要特點及購買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公眾責任險的作用有哪些呢
2020-11-17農村機動地最長承包期限是多久
2020-11-22土地轉包和轉讓有什么不一樣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