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確認勞動關系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勞動關系,即雙方當事人是被一定的勞動法律規范所規定和確認的權利和義務聯系在一起的,其權利和義務的實現,是由國家強制力來保障的。勞動法律關系的一方(勞動者)必須加入某一個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并參加單位的生產勞動,遵守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而另一方(用人單位)則必須按照勞動者的勞動數量或質量給付其報酬,提供工作條件,并不斷改進勞動者的物質文化生活。
根據勞動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1)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2)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3)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1)、(3)、(4)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勞動者無法提供由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在指定期限內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此處可以與上面部分聯系起來。
《證據規定》第七十五條規定:“有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于證據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
綜上所述,勞動關系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一種關系,約束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只要參加從事了該單位的生產勞動,那么雙方就存在勞動關系,證明勞動關系的不止有勞動合同,其他的證據也是可以證明的。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雙重勞動關系主體存在什么爭議
怎么可以確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清償后抵押失效嗎
2021-02-27全責交通事故保全期限
2021-03-01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是多久
2021-01-09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爺爺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28管轄異議書交了法院沒回復如何處理
2020-12-05道路交通調解的提出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7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城管強制拆除違建程序是什么
2021-03-04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保險抗辯權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