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關系補償金個稅需要繳納嗎?
1.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2.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由上文可以得出,if經濟補償金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中最高12年,不超過3倍市平均工資的相關規定,可以得出如果經濟補償嚴格按照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規定進行支付的話,不需要考慮個人所得稅的問題。
當然,也有些情況下公司支付給員工的經濟補償遠超出法律規定的范圍。(因為公司原因、社會壓力等,支付N 2、N 3、N 4……)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考慮個稅繳納的問題了。具體法律依據為: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
1.對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2.考慮到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對于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
3.按照上述方法計算的個人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支付單位在支付時一次性代扣,并于次月7日內繳入國庫。
4.個人按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基金在計稅時應予以扣除。
綜合上面所說的,個稅一般是針對于所有的人,只要超過了標準就要進行繳納,因此,對于解除勞動關系所得到的補償金就要看單位是如何補償的,如果超出那么就會按照法律的規定收取個稅,所以,不同的情況處理的方法也會不一樣。
2020最新年終獎個稅計算方法
2020年房產個稅新政策是什么?
高溫費個稅稅前扣除是必須的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代表訴訟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1-01-05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一歲寶寶在商場受傷以后責任歸誰
2020-12-10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建設施工與企業農民工之間法律關系的探討
2021-01-18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保險合同成立后哪種人可以憑自己的意愿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8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條
2021-01-30承包經營權流轉未經村委會備案的法律效力有什么問題
2021-03-21土地出讓金先征后返合法嗎
2020-12-24土地轉讓合同
2020-12-12門面房拆遷補償與住宅一樣嗎有什么區別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