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平日里在不知不覺間的一些做法就有可能會打擊到勞動者的工作積極性的,讓職工把壓力轉化成動力的前提最起碼應該是職工本人各方面的合法權益公司全部都是有充分尊重的。像是生活中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這種做法也比比皆是,但是違法解除的代通知金是不需要賠償的,因為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的是其他的補償金。
一、違法解除的代通知金是否需要支付?
如果單位與員工之間的合同是違法解除的,那么在單位賠償法律規定的雙倍工資之后就不能賠償代通知金了。
勞動合同法規定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
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為: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如果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同時,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規定,賠償金的計算年限與經濟補償的起算方法還不一樣,即自用工之日起計算。如果這個用工之日在勞動合同法生效之前,即 2008年1月1日之前,此時是否也要從用工之間起計算呢?答案是肯定的。這似乎違反了法無溯及力的原則,但法律就是這樣規定的,只能執行。司法實踐中都是按追溯到超過勞動合同法生效的用工之日來計算的。
小編專門給大家整理了需要支付代通知金的三種情況,不管是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還是在醫療期滿后勞動能力受到影響的被解除并不能算是違法解除,而違法解除產生的賠償金和代通知金也不是一個性質。
解除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工傷期間單位能否解除合同
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范本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扭送行為是否算非法拘禁
2021-02-18原創文章侵權如何賠償
2020-12-26單位墊付醫療費用如何賠償
2020-12-05企業工齡工資能取消嗎
2020-12-27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需要履行什么手續
2020-11-17擔保人可能有哪些風險
2020-12-23扶貧房若不贍養老人能收回來嗎
2021-01-26向外國請求送達文書,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3-04車禍出院后多久去理賠,怎么理賠
2020-12-02服刑期間民事賠償怎么辦
2020-12-26協議離婚的手續是什么
2021-02-17不贍養老人有繼承撫恤金權嗎
2021-02-15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圈地種菜侵占公共綠地違法嗎
2021-03-05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5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政府非法拆遷怎么處罰
2020-12-18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