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情都只知道臨時抱佛腳的話是根本就行不通的,其實我們在家庭、學校生活當中根本就學習不到各種各樣的社會生存技能的,可能也是等到自己真正步入到了社會當中才發現有些人面對同樣的事情就比自己處理的好。例如,有些職工在入職兩個月以后都沒有合同,但已經到了兩個月了才開始考慮入職兩個月單位沒有簽合同是否合法?
一、入職兩個月單位沒有簽合同是否合法?
1、簽訂勞動合同是法定義務,企業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不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并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2 、企業自用工之日起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日起滿1個月的次日至滿1年的前一日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兩倍工資,并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1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立即向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二、《勞動法》第19條規定了勞動合同的法定形式是書面形式,其必備條款有7項:
(一)勞動合同期限
法律規定合同期限分為三種:有固定期限,如1年期限、3年期限等等均屬這一種;無固定期限,合同期限沒有具體時間約定,只約定終止合同的條件,無特殊情況,這種期限的合同應存續到勞動者到達退休年令;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例如:勞務公司外派一員工去另外一公司工作,兩個公司簽訂了勞務合同,勞務公司與外派員工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是以勞務合同的解除或終止而終止,這種合同期限就屬于以完成一定工作為期限的種類。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協商選擇合同期限時,應根據雙方的實際情況和需要來約定。
(二)工作內容
在這一必備條款中,雙方可以約定工作數量、質量,勞動者的工作崗位等內容。在約定工作崗位時可以約定較寬泛的崗位概念,也可以另外簽一個短期的崗位協議作為勞動合同的附件,還可以約定在何種條件下可以變更崗位條款等等。掌握這種訂立勞動合同的技巧,可以避免工作崗位約定過死,因變更崗位條款協商不一致而發生的爭議。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在這方面可以約定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規定,各項勞動安全與衛生的措施,對女工和未成年工的勞動保護措施與制度,以及用人單位為不同崗位勞動者提供的勞動、工作的必要條件等等。
(四)勞動報酬
此必備條款可以約定勞動者的標準工資、加班加點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的數額及支付時間、支付方式等等。
(五)勞動紀律
此條款應當將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約定進來,可采取將內部規章制度印制成冊,作為合同附件的形式加以簡要約定。
(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這一必備條款一般是在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中約定,因這類合同沒有終止的時限。但其他期限種類的合同也可以約定。須注意的是,雙方當事人不得將法律規定的可以解除合同的條件約定為終止合同的條件,以避免出現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合同時支付經濟補償金而改為終止合同不予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況。
(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一般可約定兩種形式的違約責任,一是由于一方違約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約定賠償損失的方式;二是約定違約金,采用這種方式應當注意根據職工一方承受能力來約定具體金額,不要出現顯失公平的情形。另外,這里講的違約,或者稱違反勞動合同,不是指一般性的違約,而是指違約程度比較嚴重,達到致使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的程度,如職工違約離職,單位違法解除勞動者合同等等。
綜上所述,入職兩個月單位沒有簽合同這種做法是不合理的,因為我國法律當中規定的是在入職一個月之內簽合同,并且同時規定了如果超過一個月沒有合同從第二個月開始就要支付雙倍工資的,可是您如果做好了跟公司索要雙倍工資的這種決定,那么小編個人認為可能從根本上會影響到當前的這段勞動關系的。
公司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怎么寫
在勞動合同中企業與職工如何約定保守商業秘密?
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機動車交通事故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1-02-20離婚中偷拍偷錄能作為訴訟證據嗎
2021-02-23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有贍養義務是否也有監護義務
2021-01-10晚婚晚育優惠政策有哪些
2020-12-28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保險合同是否為有名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3-03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保險法爭議是指哪方面
2021-02-14投保人參保了意外傷害險,摔傷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7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業道德
2021-01-06土地出讓金是稅還是費
2021-03-10拆遷補償不合理,可以找拆遷公司談判嗎
2021-03-06公租房能購買嗎,遇到拆遷應該如何補償
2020-12-10戶口已遷入婆家的外嫁女,離異后還能享受婆家的拆遷補償嗎
2020-12-04